正安县土坪镇有个明星社区,大概是因为名字的原因,村里的老百姓都十分要强,硬是把自己干成了别人眼中的“明星”。

初夏时节的贵州雨水充沛,记者从贵阳出发前往正安的那天,阴雨绵绵,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水汽。进入明星社区地界,天空逐渐放晴,淡淡的水雾萦绕山涧,蜿蜒的公路绕山盘旋,清澈的芙蓉江在山脚划过,漫山的茶园浸着清香。

“一亩地减产三分之一,收入能增加一半,种植生态白茶划得来。”5月底,春茶采摘接近尾声,伍传军看着家门口种植的三分白茶试验地,盘算着明年改种生态白茶是否可行。

伍传军是谁?在正安县土坪镇,不管是收购白茶的茶商,还是当地种茶的老百姓,“伍传军”都是个叫得响的名字。

伍传军年近60,皮肤黝黑,身材健硕,声音浑厚,和记者交谈,讲出一口正安方言味道浓郁的普通话。这个看着外表憨厚的庄稼人曾因为一场“精明”事,搞得土坪镇家喻户晓。

说起种植白茶,伍传军顿时来了精神。2008年政府号召种白茶,村里因为早年间种植烤烟、桑田、青麻等产业,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离成功最近的一次是种植猕猴桃,但临近收获,承包公司却倒闭了。因此这次产业调整村民们积极性不高。

“在此之前,正安种植绿茶多白茶少,没有什么经验可言。”伍传军是明星社区胜利组组长,在产业种植上是出了名的胆子大,他想,反正政府推广白茶提供免费秧苗,即便是种不成也亏不到哪里去。在他的带动下,胜利组开始种下100亩白茶。

3年后,终于等到茶叶出茶期,伍传军的白茶卖到了160元一斤,当年收入达到五六千元,翻年卖到200多一斤。到了2013年,伍传军见茶商多,于是把他们请到了家里,搞起“拍卖会”,最后桴焉茶场以330元高价将伍传军的茶叶买走。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伍传军成了名人,白茶种植一下子就在明星社区铺开了。

茶青年年丰收,价格一年比一年好。伍传军非常好奇城里人喜欢喝的白茶到底什么味,但他不舍得炒来喝,都拿去卖了。直到他家几乎所有的土地都栽满白茶,他才忍不住尝了尝这自己亲手种植的茶。

“什么味?”在记者的追问下,伍传军腼腆地笑了笑说,还是树上讨来的老鹰茶够味。

白茶效益好,农民收益高。2021年,明星村仅白茶人均收入就达到1万元,伍传军家年收入则也达到六七万。明星社区白茶种植也从最初的100亩增长到现在的7000亩。伍传军家所在的水口寺白茶基地种植达到2300亩,占明星社区总面积的32.9%,全镇的10.5%。清明前后,吸引了大量的茶商涌进明星村茶叶交易市场收购。

“明星社区实现了产业全覆盖,户户有增收。”谈及村里的产业发展,明星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郑徐康神采飞扬。他说,社区现有6间茶叶加工厂,其中日加工2000斤茶青以上1间;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间,参与社员230人。2021年,采摘春茶青11.2万斤,亩产春茶60斤,销售金额860万元左右,亩均销售茶青5000元。此外,明星社区还发展种植养殖类产业,有辣椒500亩,食用菌香菇40万棒、羊肚菌70亩,预计2022年实现脱贫户每年收益分红8000余元,带动脱贫户200余人就业;还成立了正安县茗兴茶叶有限公司。“村里兴旺着呐”。

“产业稳了,也为下一步布局茶旅、文旅的融合发展做好了铺垫。”土坪镇党委副书记王德志告诉记者,明星社区茶叶种植带来的茶旅风光和华尔山浓郁的民族文化吸引力很强,一到旅游旺季,许多游客就会慕名而来。

采访当天,记者在茶山上,看到三三两两的茶农点缀其间,采摘最后一道春茶;在大棚里,看到食用菌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半晌的工夫长成拳头大小,菌农们忙碌着采摘最好的品相食用菌;在村寨间,看到不时有游客慕名前来,品茶、赏景、打卡,感叹这明星社区在黔北大地上,绘就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风景图。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视觉/赵相康

编辑/陈江南

二审/舒畅

三审/李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