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何天福经常到贵阳、成都等地的农庄考察学习,一去就是好几天。“有点像商务人士的节奏。”何天福打趣道。

何天福是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的农民,也是一名家庭农场主。他开办的生态农庄如今已成为观山湖区乡村振兴示范点。

从农民到农场主,何天福身份的变化还得追溯到2016年4月。

那是在一次翁井村“两委”召开的产业发展大会上,何天福和妻子王如芬被邀参与座谈。当村“两委”干部动员他返乡创业时,他和妻子犹豫了。

“我当时想,装修公司干得好好的,收入也不错,突然转行去农村创业,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何天福坦言。但通过与妻子反复沟通商量,同年5月,何天福决定回村,跨行种草莓。

在村“两委”的带动下,何天福参与的草莓产业首年便实现大丰收,每亩地产出4.7万元,营业额近百万元,这让何天福信心倍增。2018年夏,他便与妻子合计,尝试独自创业搞生态农庄。

“一开始我们只是做农家乐,为了节约成本,我做厨师,还要兼顾洗碗。”王如芬说,那段时间很辛苦,但却不见成效,眼看着投资的100万元亏了10多万,两人有点气馁。

“区里面在鼓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你可以去四川、广东这些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学习借鉴。”2019年5月,观山湖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副主任洪文良找到何天福,建议他转变发展模式,往家庭农场形态发展。

看到了好政策,何天福和妻子当即决定改变方向,把原来的10多亩地扩展到50亩,建设以草莓种植为主题,综合农家乐、亲子研学、手工DIY、民宿、轰趴等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家庭农场。

农场搞得火热,何天福和妻子一有时间就往地里跑,到省农科院请教专家,学习草莓培育、管护技巧。“看着草莓生长,就像看着自家娃儿成长,心里老惦记着。”

今年39岁的何天福,身上有一股清秀气。如果没有话头,他就坐着,很安静,不显山,不露水。有了话头,一拧开,不说透,不罢休。

2020年和2021年,何天福的家庭农场实现大丰收,连续两年收益超过100万元,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习禹说,今年以来,观山湖区出台系列政策,协调资金2000万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2个,一批小而精、可复制的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如今,何天福不仅是示范户,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还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脱毒苗的培育工作,准备申请相关专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编辑 孙蕙

二审 杨惠

三审 付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