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提供照片,称是村民挑选服装和登记签名的现场。(受访者供图/图)
近日,网传“五木服装公司三伏天给北京市红十字会捐赠几千件西装,又被红会捐回公司所在地”,迅速引发网友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市红十字会公布的“2023年5月接收社会捐赠物资使用明细表”显示,上千件羽绒服、大衣、毛背心等衣物被捐赠给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陆辛庄村和北大化村,项目用途为“救灾救助”。
物资使用明细表显示,捐赠衣物共2611件,总额146万余元,平均每件近560元,其中包括羽绒服、针织衬衫、皮衣等,物资来源单位为北京五木服装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五木服装)。引起网络围观的是,物资捐赠目的地北大化村与物资来源单位所在地重合,陆辛庄村也紧邻北大化村。
对于五木服装捐赠的物资又回到公司所在地,有网友疑惑:“转个圈又回到自己手中?”“这算逃税吗?”2023年8月8日,北京市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回复南方周末记者:“对于整个事件,我们后续会有一个官方的说明。”
不仅如此,五木服装的法定代表人与北京市红十字会一名常务理事会成员同名,都叫季连旭。
8月8日下午,上述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他们是同一人:“他(指季连旭)作为民企代表,多年来热心公益事业,参与我们的一些活动,所以当选了我们的常务理事,但并不是我们的工作人员,不参加我们的日常工作管理。”
“走一个正规手续”
对于本次引发争议的捐赠项目,8月8日下午,五木服装相关负责人付女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611件衣服是自己公司生产的,捐给了陆辛庄村和北大化村的村民,属于定向捐赠,即村民挑选完衣服后,公司再将相关数据报至北京市红十字会“走一个正规手续”。
五木服装实控人季荣忠补充:“我们捐赠服装是视同销售,上的是增值税。”南方周末记者以市民身份咨询了北京市税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捐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视同销售货物,需要缴纳增值税。
付女士称:“(衣服)没有入红十字会的库,只是因为捐赠服装不通过红十字会就没法入账,相当于走了这么一个正规手续。”她称,除了通过北京市红十字会,该公司曾于2018年通过北京市通州区慈善协会给当地村民捐赠过衣物,“因为如果你不通过它们,直接发老百姓手里不行。我们是一般纳税人,账目要接受税务核查。你给到村上,村上给你出一证明,但这账没法做”。
对于捐赠衣物能否避税,上述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是能够根据捐赠发票抵扣一定量的税”,付女士解释:“捐赠只能避企业所得税,我们企业从疫情到现在一直亏损,没有所得税。”
对于为何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仍给村民捐赠衣物,季荣忠回复说:“我的宗旨是施舍发财、放生长寿。”实际上,将衣物捐赠给村民还有更为实际的考量,付女士称:“现在实体店难做,开门一天也卖不了几件,但是人工工资要出,电费要出,标高了卖不出去,标低了,不好听,我们曾经是中国驰名商标,现在还想维护这个面子,我们宁愿白送也不愿意让人当尾货买走。”
除了方便入账,五木服装为何通过北京红十字会来进行此次捐赠?付女士解释,五木服装曾参与多次重大灾难的捐赠活动,如汶川地震、鲁甸地震、1998年洪水等,有些捐赠是通过北京市红十字会,“所以这熟悉,我们跟红十字会不可能不认识,至于经济来往,一分都没有”。据北京市红十字会官微消息,2021年五木服装向该机构捐赠9682件服装,价值200余万元,该批物资有衬衫、西服、夹克等,于当年8月23日入库。
至于捐赠是否存在向陆辛庄村和北大化村输送利益的可能,两个村的村干部均向南方周末记者确认,季荣忠及其家人并未在村内担任任何职务。
天眼查显示,五木服装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5686万元,实控人为季荣忠,法定代表人季连旭,两人是父子关系。66岁的季荣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是陆辛庄人,工厂原址在陆辛庄,后搬迁扩建到北大化村,两个村挨着,很近。
5000
元服装卡
“好人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季荣忠这样解释其动机,“我是当地村民,挣钱了不能忘了当地老百姓,我捐给本村的村民,最起码人家上这儿来取衣服会说这是老季给的。我们是2023年春节前发的,给两个村的村民每家一张服装卡,有人爱穿皮衣,有人愿意选羽绒服,那是人家个人爱好。”
这场春节前的衣物捐赠,就是此次备受争议的衣物捐赠的缘起。季荣忠称,并非自己大夏天捐皮衣、西服,而是因为村民挑选衣服的时间比较长,“有的人没时间,什么时候来取的都有,我给了几个月的时间,得等人选完了”。
季荣忠讲述,每张服装卡里有5000元额度,由村委会协助发放,村民签字领卡。领到服装卡后即可到季荣忠搭建的专门场地挑选衣服,结账时按照衣服吊牌价抵扣。主打中高端价位的五木服装的吊牌价并不便宜,如一件休闲衬衫580元,休闲棉服1490元,貂领羽绒服3280元。而据其所述,捐赠给红十字会的衣物单价为成本价。
陆辛庄一位村干部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2022年底,该村村委会负责发卡,陆辛庄村七百多户,每家每户都收到了服装卡。“我平常都不上他那儿买衣服,太贵了。5000块钱大概能买一套西服,能再拿个裤子或衬衫之类的。我用给的卡给我们家老人买了一件羽绒服。”
北大化村一位女性村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疫情还没放开就开始领了,领了很长时间,每一家每一户都有,我们村有七八百户。店里男装比较多,女装也有,但少,我买的是棉服外套。”
58岁的刘凤荣和69岁的张永平都是北大化村村民,她们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2023年春节前,确实领取了有5000元额度的服装卡。刘凤荣用服装卡“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棉袄,张永平则在2022年11月用服装卡“买”了5条裤子,“只扣一个扣子的西服我们老农民穿不习惯”。
季荣忠提供的“五木福利卡发放明细表”记录了北大化村700余户领取服装卡的情况,多数由户主本人签字领取,也有家人代领的情况,刘凤荣即代90岁的婆婆丁庆兰领取了服装卡。鲜有出现没有签字的空白处,即为无人领取该服装卡。上述陆辛庄的一位村干部称,他们的领取明细表没找着。
对于季荣忠给村民发放服装卡的行为,多位村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对我们农民有点福利,我们也挺知足的,念着他的好。”多位村民称,这并不是季荣忠第一次在村里发衣服。“前五年也发过一次,卡里多少钱我给忘了,(那一次)我是拿了五个背心。”张永平说。
付女士是陆辛庄的村民,与季荣忠同村。“两个村子都没受灾,就是出于一种很朴素的情怀,善良感恩的情感(去发衣服)。”付女士称五木服装时常帮助两个村子,“比如疫情期间,我们自己花钱给两个村各买了一吨消毒液。2019年春节的时候,我们给两个村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500块钱,还发米发面,总共有139人”。但多位受访村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并不清楚给老人发钱的事。
付女士称,经过三年疫情,五木服装现在面临很大的困境,还没有好转。季荣忠回忆,五木服装最兴盛那年是2012年,员工有八百多人,现在只有三十多人。
上述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强调:“我们每一笔的收和支在我们官网都有挂出,一定会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把捐赠人的爱心都用到实处,大家都可以对我们进行监督,有问题也可以打我们电话,欢迎大家的监督检查。”
南方周末记者 陈佳慧 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紫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