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张常悦 李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日前表示,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新冠疫情高峰已经过去。不过,感染高峰过后,重症治疗的挑战与压力仍在,医疗机构正如何“迎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发热门诊发生哪些变化?《环球时报》记者日前探访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该院医护人员表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在过去三年中,该院为应对疫情所作的医护人员培训和物资准备从未停止,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的医疗救治工作。
在候诊大厅里,戴着口罩的患者耐心等待叫号,医护人员穿梭于各个科室之间,回应着病患的不同需求。《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大兴区自去年12月30日起全面启动辖区卫生院24小时急诊工作,快速强化基层急诊服务能力,对符合住院指征的患者应收尽收。
大兴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袁景林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去年12月以来,该院急诊量大幅增加,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骤增。作为大兴区的医疗中心,该院急诊科最高峰时期每天接诊780人,加上发热门诊则每天接诊量超过1000人。12月底开始,情况有所好转,进入本月后,急诊科接待的病人数量已从高峰时期的780人下降至最近几天的500人左右。
回忆起高峰时期的工作状况,大兴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刘霞告诉《环球时报》记者,12月时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医护人员,大多数住院病患均为80岁以上老人,尤其需要密切监护,所以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地工作。不过,本月开始发热门诊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接诊量从高峰时期的300余人下降至90人左右。该院医护人员表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不过,挑战仍在继续。“医院的重症病例数量仍然很高,特别是那些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人,入院检查的各项指标都比较差。”袁景林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该院接诊患者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情况特别严重,入院便需要抢救;第二类,必须住院治疗,无法在家用药;第三类,情况稍微轻一点,需要门诊再随访观察,可以先通过药物治疗。他强调说,现阶段的重点工作是集中资源救治急危重症病患。
“好消息是,重症仍处于高位但也趋于缓解。”袁景林说,总体来讲,重症病例正逐渐从高位回落,“目前的情况是,一部分老人感染后经过治疗已经好转,一部分还在医院接受治疗,还有一部分可能会继续有就医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日前介绍称,当前,我国的疫情防控目标已经发生变化,需要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指导扩充医疗资源,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袁景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医院所需的医疗设备已经到位约80%至90%,呼吸机、氧疗等设备没有问题。医院正在加大力度拓宽重症资源,将以前的专科ICU升级改造为综合ICU。此前,该院综合ICU有15张床位,现在已达到52张。院区还把一些大病区改为储备ICU,以便及时收治重症患者。留观床位从35张扩到123张,内科病房的床位也从三四百张翻倍为七八百张,用于收治重症肺炎病人。
药品短缺问题也已得到缓解。袁景林说,医院开始给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使用辉瑞公司的Paxlovid,该药适合在发病5天内使用,效果不错。不久前感染最高峰时,一天能用掉100多盒,现在每天开具几十盒,与每天急诊入院的病人总量变化成正比。购药需要向上级机构申请,根据需求拨发,医院现储备有200余盒。
在采访中,袁景林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过去三年中,该院为应对疫情所作的医护人员培训和物资准备从未停止。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调整,该院也在调整人力资源的投放和物资的储备,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的医疗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