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平谷
有态度 有温度 全区都关注
(资料图)
本期编辑:饮冰子
生菜,每个人都不陌生,可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它只出现在高档酒楼的餐桌上。是什么让当年的稀特蔬菜成为家常菜?或许在北京市平谷区设施蔬菜有机栽培“博士”农场能找到答案。
北京农学院生菜研发团队韩莹琰博士从事生菜培育研究20余年,致力于培育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优良生菜品种。2022年恰逢平谷区启动“博士”农场创建工作,从土地、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5月韩博士带领团队来到平谷马昌营镇毛官营村创建了设施蔬菜有机栽培“博士”农场。“生菜最早种植于地中海沿岸,性喜阴凉,当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就容易抽薹,在北京的夏天很难种植,因此寻找耐热的生菜品种是团队的研究重点。”韩莹琰博士介绍,“目前,北京地区种植的叶类蔬菜中,生菜的播种面积约占19.2%;为了满足北京市民对生菜的需求,只能一边从引进品种中筛选,一边培育本土种植的新品种。”
设施蔬菜有机栽培“博士”农场从705份生菜材料中筛选出26个适宜本土种植的优异生菜新品种,如:“北生1号”“北生2号”“北散生1号”“北散生2号”等。农场创建人韩莹琰博士介绍到:“北生和北散生这4个品种破解了我国没有耐热生菜品种的技术难题。此外,筛选出的生菜既有株型美观的赏食兼用型生菜新品种,也有高叶酸含量的高品质新品种”。26个新品种生菜已于9月3号播种,10月5日定植,即将采收上市进入百姓餐桌。
据悉,项目团队从蔬菜新品种应用、有机栽培农艺措施及信息化管理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一个未来智慧农场。在农场内安装了温室环境因子监测装备,自动采集监测日光温室内光照强度、土壤EC值、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等数据,为科学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下一步,项目团队还将对26个新品种的纤维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等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筛选多抗质优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丰富北京地区百姓餐桌。
供稿:王媛、陈童
编辑:孙晓文
校对:龙 翔
审核:薛彦奇
责任编辑:梁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