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田庄村,20余个现代化大棚纵横交错,完全不是印象中野草遍地的盐碱荒滩形象。

在村“两委”成员马立军的引领下,记者走进7号大棚。“这个棚里种的是哈密瓜,现在正值成熟期。”马立军介绍。

只见一株株青翠欲滴的瓜苗顺着搭好的攀爬架蜿蜒而上,一个个碗口大的哈密瓜点缀其中,硕果累累间,10余名游客及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

哈密瓜盛产于新疆,在这万里之遥的盐碱滩上怎会长得这么好?马立军释疑:“我们这离黄河入海口很近,土地盐碱程度高,庄稼长不好,地穷导致了人穷、村穷。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我们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田甜种植合作社,自此改变了落后面貌。”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合作社聘请专家实地调研,拿出种植方案,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土壤改造、技术指导、运营管理等环节,种的哈密瓜、西红柿、甜瓜等果蔬都非常成功。“今年是第一次试种哈密瓜,没想到能长得这么好,能让新疆的哈密瓜在黄河三角洲扎下根,我们感到特别开心。”合作社社员马守敬说。

“毫不谦虚地说,你在本地市场买的甜瓜等蔬果,十之八九是我们合作社产的。由于我们的瓜果质量好,很多商家、超市慕名而来,现在发货都需要排队呢!”马立军笑着插话,“光这一个大棚的产值就超过了17万元,去年每户光分红就有两万元,可以说是我们村里的‘甜蜜事业’了!”

从贫瘠低产的盐碱地,到遍地的“百果园”,在党的好政策带领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田庄村通过发展瓜果种植,收获了今天的“甜蜜生活”。

记者临别前,只见大棚前来拉货的卡车排成了长龙,一箱箱新鲜采摘的哈密瓜等瓜果被陆续装箱,盐碱地里长出的丰硕果实,结结实实地“甜”在了田庄人的心里。

(杨胜男 记者 吕兵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