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顶堤村的一天从凌晨3点开始。
这里是天津市西青区王顶堤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济项目——红旗农贸综合批发市场。交易密度之大使这里的空气有了层次:咸鲜海盐是凌晨的“前调”,水果香甜是黎明的“中调”,蔬菜夹杂泥土清香是清晨的“尾调”。“西瓜100吨、西红柿30吨、海白虾50吨、鳎目鱼10吨……到上午8点前,数字都还要滚动增长的。”面对“一进一出”和每日千万元级的流水额,市场负责人杨桂杰十分淡定,毕竟这只是王顶堤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已。
背靠天津市区最大的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村里又辐射发展了王顶堤商贸城、天津兴达货运交易市场,还开发了王顶堤故里、津洲花园零号公寓等项目。到2021年底,村集体实现总收入4亿元,每年在岗村民人均分配8.7万余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4万余元。这个“亿元村”几十年来走在西青区甚至全市村集体经济的前列。
透明账本安下村民的心
对于一个富村,如何让村民更幸福?村里带头人用“公平、公正、公开”的集体经济制度给出了答案。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分配权等得到充分满足,村民个个心里敞亮。
“别看我天天就在门口值班,但知道的事儿一点不少。”王顶堤村村民陈孟锁在红旗农贸市场做值守工作,他拿出手机指着“津堤奔腾”微信公众号,给记者讲起了最近村里的一件件大事:王顶堤村创建了“三网一报一号”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党务、财务公开、合作社要闻、股民管理等信息;互动版块鼓励党员、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两年,村里集体经济挂牌交易,陈孟锁等村民都在微信端看得清楚明白。
大事“透明”办,村民、社员都心安。2020年4月,王顶堤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王顶堤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集体资产量化到村民手中。“现在我们村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20年村党委书记李振旺被选举为合作社理事长,“现在给我的任务是集体资产既要保值更要增值,关键是良性经营起来。”李振旺说。
要在“高原”上起“高楼”,李振旺和理事会成员又走了一步“先手棋”。改制后,王顶堤村集体资产进场公开流转。2021年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属企业与中标运营公司就村内168套房屋使用权出租进行签约。此前,村集体按照“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将房屋使用权通过天津农交所平台流转,项目通过公开挂牌、报名、竞价,最终成交价格为301万元/年,比此前运营方式溢价50%。
“要保障村民幸福感就要切实维护村民财产权益,让大家分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党龄30余年的李振旺把党建引领、制度保障的理念带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合作社把集体资产“上平台”写入章程,用制度基础保障了合作社成员利益。
幸福账本浮现村民的笑
高效、透明的集体资产盘活机制,让村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的感受就是年底分红多了,到了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老人、孩子福利多了,花的钱和操心的事少了。”陈孟锁年底能拿到8.7万元左右的成员待遇,加上自己分的房屋日常出租费用,全家日子过得既充实又富裕。
每一位在村集体企业工作的员工,待遇都与陈孟锁相似。近年来,王顶堤村确定了做强三产、优化二产、创新一产的“三二一”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合作社下属企业17家,职工村民2200人,净资产达46.2亿元。
经济变化成果写在账上,民生改善成果写在脸上。村里32万平方米现代化新型住宅小区全面建成,全村人均住房面积新增50平方米;村集体平均每年投入1000万余元用于村民各项福利;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
“有的去跳舞,有的练合唱,还有的去给老人理发,这都是我们的新爱好。”村民房秀丽穿上定制的纱裙演出服,参加了村里纪念日的展演,“以前农闲的时候,村里还有一起打麻将的。现在,大伙都升级了,玩文艺项目、搞各种比赛,我们文化生活也都充实了。”
蓦然回首,以前村集体的每个决策瞬间,已经汇聚成为一部峥嵘岁月的记录史。去年,李振旺带领合作社成员还做了件大事。他翻动着刚印制好的《王顶堤村志》,一页页图文并茂,记载了70余年来村集体发展的各个关键时刻。“66年前的1月12日,毛主席到王顶堤村,与村民和村党政负责人座谈。他看庄稼长势、观百姓生活,关心村班子政治建设。”如今年近90岁的村民陈玉兰回忆起这些,依然心潮澎湃,“我们把这天也当节日庆祝,去年开始搞了全村的大型晚会,家家都有节目。”随着不断发展,王顶堤村村民自己的节日更多了,一个个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故事,让《王顶堤村志》不断增厚,“亿元村”的幸福仍在续写。记者 林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