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龙跃梅
近日,教育部校外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促进竞赛活动更加规范有序开展,彻底斩断竞赛与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18年9月,教育部制定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对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作出规范要求。虽然有了积极进展,但是现实中还存在着借机开展培训、收费或变相收费、评奖过程不够规范、清单外竞赛违法违规举办等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一方面,一些家长把竞赛活动当成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的重要指标之一,认为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捷径”。为了让孩子能够在这方面“出奇制胜”,既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考虑孩子的所思所想,赶鸭子上架,将孩子送入培训机构去培训。
另一方面,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推波助澜,乐见其成。它们借着学科竞赛的“东风”,在社会上,在家长中,挖空心思“兜售”错误的观念,千方百计点燃家长的焦虑之情,让家长在“为了孩子好”的心境中,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
在部分家长、培训机构的相互作用下,导致有些竞赛活动变了质、变了味儿。
竞赛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实践,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变了味儿的竞赛活动,让一些对竞赛活动毫无兴趣的学生,被裹挟其中,不但没有得到锻炼,提高自身能力,而且在高强度的培训之下,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必须斩断利益链条,理性看待竞赛活动,让竞赛活动回归初心。教育部门等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坚持以减轻学生和家长过重负担为原则,调整优化竞赛评审流程、细化竞赛组织要求、加大违规查处力度,更加注重竞赛的育人导向,促进竞赛活动更加规范有序开展,真正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同时,家长要更为理性看待竞赛活动,将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