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线,助推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今天(22日)来到了浙江,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将在浙江多市进行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线调研。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强省,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6%。今年,浙江提出要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此刻,总台记者夏周正跟随调研团在浙江杭州调研。


(资料图片)

总台记者 夏周:今天采访团正式开启了在浙江的调研行程,而第一站就来到了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市,此刻我是在“中国视谷”展厅,它位于杭州滨江区与萧山区的交界,在两区之间划定了一个“特别合作园”。简单理解,一个是杭州数字经济发达的滨江区,高新企业众多,数字经济急需产业化,需要土地承载;另一个是传统制造业强区萧山区,正在快步转型升级,急需产业数字化;两者正好“资源互补”,而“中国视谷”就为两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产业承载地,完成了“1+1>2”的突破,这是一种模式的“创新”。

记者调研:杭州传统制造企业正拥抱“数智”制造

04:26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的变革,浙江不少企业都大刀阔斧地进行5G应用、“未来工厂”等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记者还前往了杭州萧山区的一家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制造企业进行调研,我们看看这家传统制造型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后,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走进这家企业的智能化生产车间,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有些“悠闲”,相反,“机器手臂”则忙碌许多,企业负责人说,在这里,所有的工序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而作为汽车产业链核心安全件制造企业,热处理工艺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传统的热处理加工工艺往往受到电流、电压、加工位置、时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该道环节出问题可能造成整批汽车轮毂轴承的报废,但如今,通过数字化的加持,大大提升了该道工序的产品合格率。

浙江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付海兵:我们在利用5G的一个视觉检测,然后加上数据的设备的所有参数的采集,都进行了一个建模之后,可以实时地在线来分析我这个零件它的加工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这样的话能够避免我的产品的后面大面积返工。

作为一家订单型的制造业企业,如何真正实现降本增效,才是持续激活企业发展活力的源泉。在采访中,付海兵不断强调一个词就是“产线节拍”,什么是“产线节拍”,它指的是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在这里,生产一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平均时间是13秒,而行业的平均时间是18秒,付海兵告诉我,别看这短短的5秒,它是集合了热处理、车加工、钻孔、磨加工、装配等每一道工序的综合数据分析后挖掘的生产潜能,实现柔性生产。

浙江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付海兵:比如在这样的一个环节,实际上你能够看到我的加工的时间跟我的上料的时间、下料的时间、等待的时间,还是各占不同的比例。但我们通过数据分析的话,我能够尽量地减少上料时间、下料时间,包括等待的时间,从而让我的实际有效的加工时间占的比重增加,这样的话就提升了这道工序的加工效率。

总台记者 夏周: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生产制造环节之外,其实在这家企业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数据中枢。通过这个数据中枢能够实时地看到企业的订单数据、生产数据、上下游供应链数据、能耗数据以及销售数据。单纯的数据展示并不会对企业带来多大的帮助,但是数据之间的有效融合之后,会给这家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浙江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付海兵:这是一个系统综合匹配的一个过程。传统我接到订单组织采购,再组织生产,很多时候环节是一道一道的。但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数据化的一个运营系统之后,我在接到订单的同时,实际上我能够综合地考虑我的供应链,考虑我的产能,从而的话减少我采购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等待。同时我们现场的制造过程的效率的提升,最终是缩短了我们的一个交付的一个周期。

这家企业只是浙江推动产业数字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浙江省按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次培育路径,探索开展“未来工厂”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认定52家省级“未来工厂”,涵盖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家居、纺织等多个行业。这些“未来工厂”深度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通过示范引领助推生产方式转型,带动企业、赋能行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夏周 马迅 齐银松 刘英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