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5日,菲尔兹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南京应用数学中心主任丘成桐,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黄卫,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副主任郑绍远,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尚在久,英达科技集团董事长、江苏省香港商会会长施伟斌,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章敏等专家一行来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麒麟科创园,走访考察了南京应用数学中心、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和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麒麟科创园管委会副主任俞清等陪同调研。

南京应用数学中心是2019年12月由麒麟科创园和东南大学共同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2020年8月7日正式揭牌运行。南京应用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刘继军教授陪同考察,并就中心工作和运行作了专题汇报。中心运行两年来,在计算几何及应用、大规模科学计算和介质成像、智能电网高性能计算及分析和自主服务机器人四个重要的应用数学领域开展了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已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7篇,邀请各类高水平学术报告60余场,主办高端学术会议4场,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省级科技人员奖励2人次,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银奖1项。考察专家对中心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于2017年9月在麒麟科创园成立,以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为核心定位,是集科研、科技成果产业化、教育、创新创业于一体的新型事业单位。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院长程健介绍了研究院情况及决策智能研究进展。目前,研究院先后获批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现已集聚了一批国际一流的研发与产业化团队,研发人员占比近90%,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人员占比75%以上。考察专家调研了研究院在电力、消费电子、石油化工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对研究院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及成果转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是南京市联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等单位共建的交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麒麟科创园管委会科技创新服务处副处长陈雷介绍了实验室的最新建设进展。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国家重点交通工程,现已启动高原冻土、绿色超低碳新型路面材料、核心软件、桥梁国家标准等四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接下来,实验室将依托各参建单位科教人才基础、创新资源集成、重大平台叠加、产业链条支撑和成果转化场景等众多优势,积极承担交通领域重大科研任务,加强交通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我国综合交通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

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发展定位,麒麟科创园正聚力建设“创新策源活力之城、科技产业实力之城、生态宜居魅力之城”,助推南京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专家一行希望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