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在地百大楼举办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上,由北京市西城区文旅局携手北京河图组织实施的“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正式发布上线,同步公布此前开展的项目IP形象——助力中轴线申遗“北京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卡通形象征名活动的定名结果。国家文物局和市、区相关领导,单霁翔、吕舟、姜波等文化遗产专家出席项目发布仪式。
项目首发上线鼓楼前、万宁桥、万春亭等3个打卡体验点。除万宁桥打卡点需正在开展的环境整治工程完工后才能体验外,即日起,市民、游客们即可下载专用APP,在小神兽“水灵龙”的引导下,在地体验虚拟与现实结合,历史与当下辉映的数字中轴新景观,沉浸式领略增强现实数字文化场景,感受“活”起来的中轴线文化。
只需打开手机,公众就能穿越时空之门,在历史与当下间游走。在鼓楼前,逛沙燕风筝、京式旗袍等非遗摊位,听老北京吆喝声、钟鼓楼报时声,感受中轴线后市热闹的商业氛围;在万春亭,一览中轴全貌,看中轴线数字国风画卷,了解中轴线相关14处遗产点。在万宁桥,市民、游客将和小神兽“水灵龙”一起回到他的诞生地,听刘秉忠讲中轴线基点的设计,北京城营城建都的规划,在澄清上闸体验开闸放水,了解中轴线与大运河唯一交汇处的历史故事和特殊意义。
首次亮相的“万象中轴”项目包括“预见中轴—数字文化探访线”和“再现中轴—数字时空博物馆”两个功能模块。“预见中轴”主要是依托河图的大规模3D地图构建、高精度空间计算等技术能力,在线下真实的物理空间叠加虚拟数字内容,对中轴线历史场景和灭失的文物建筑进行数字重现,并嵌入数字展陈、沉浸式体验和虚拟互动等多种效果,构筑线下增强现实体验。“再现中轴”将提供线上体验,具有数字藏品的收藏、展示功能,通过收集线下体验的场景素材,将中轴线文化“带回家”,离开现场也能了解相关中轴线知识点、小故事。未来,结合项目可持续社会化运营,还将开发建设“印象中轴—数字记忆分享厅”功能模块,打造线上与线下互动的中轴线文化传播分享平台。
西城区文旅局局长靳真介绍,近年来,西城区坚持守正创新,在文物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展示传承新模式。“万象中轴”项目通过技术加持和创意赋能,将中轴线遗产的价值,以通俗、妙趣、互动的方式予以呈现,转换为公众能够普遍理解、参与其中的体验,以受欢迎、易传播的方式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这种数字化应用在给申遗带来更好展现形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中轴线文化理解门槛,为社会公众了解中轴线提供了更便利的平台,将为中轴线申遗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同时,也将有力推动数字文旅转型升级,满足社会公众当代美好生活需要。
此前,西城区开展了项目IP形象,同时也身兼向导职责的“北京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卡通形象的征名活动。自活动启动以来,社会公众予以广泛关注,各类媒体竞相报道,广大网友踊跃参与,征集名称建议逾千个。发布仪式当日,结合网友投票结果和专家意见,小神兽的新名字“水灵龙”一同与大家见面。伴随着项目上线,新出道的“水灵龙”将引导人们畅游魅力数字中轴线路,探寻北京中轴线的古今万象。
对话会期间,西城区文旅局会同北京河图公司同期举办了“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展,并在地外大街的鼓楼前打卡点组织了实地互动及体验活动,部分与会嘉宾、文化遗产专家和在场的市民、游客参与体验。
下一步,西城区将持续推进项目其它点位内容的研发上线,进一步丰富交互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并通过项目社会化运营和文化IP开发,为周边文旅、商贸、休闲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赋能,打造数字中轴文化探访精品线路。
据了解,其它4个打卡点位,包括广为社会关注的地安门数字重现,将于年底前全部上线投入使用。届时,整个中轴线北段将为人们呈现一幅连珠成串的数字文化长卷。在小神兽“水灵龙”的带领下,人们徜徉其中,沉浸式地进行时空转换,尽享古今交融、虚实交互的独特数字文化体验,感受新时代科技焕新的中轴线万物生发、万象丛生的壮美秩序和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