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泉江镇太盆村的蔬菜陆续采摘上市,蔬菜种植大户、脱贫户叶诗法将空心菜装入一个个泡沫箱中,再用三轮车运到村里新建的交易市场销售。村党支部书记黄五香看着村民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她明白如今蔬菜产业壮大背后的辛酸。

太盆村离遂川县城仅4.5公里,农田面积748亩,属于从平原向丘陵的过渡地带,清澈的河水从村边流过,冲积出肥沃的滩地,十分有利于蔬菜的种植。然而,守着这样好的条件,太盆村却一度“无路可走”。

“以前出村道路狭窄不畅,只能从地里一担担挑着蔬菜到县城卖,往往因为不够新鲜被压价,卖不完的也只能低价处理掉。”黄五香告诉记者,过去村内道路多为土路,一遇到大雨便泥泞难行,时常有孩子和菜农摔倒。

第一次变化发生在2003年。当时,遂川县启动公路建设项目,与县城咫尺之遥的太盆村,终于通了一条宽3.5米、长4.5公里的水泥路,直达县城,出行条件大为改观。陆续有村民发展各种产业,外出务工也方便了,但太盆村还是不温不火。

第二次变化便要从黄五香说起,2012年,她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当时还是贫困村的太盆村争取到了产业互助资金。钱有了,发展什么产业呢?

“太盆村是遂川县饮用水一级保护区,不能开矿、办企业,也不适合大规模养猪。”黄五香有了灵感,“通了水泥路,还是种菜靠谱。”她带着村干部和思想比较活跃的菜农到各地参观学习,引进了大棚,种上了市场俏销的新品种。慢慢地,大棚越来越多,大伙儿的钱包也越来越鼓。2015年,太盆村顺利脱了贫。

与此同时,太盆村的路又升级了。“十三五”时期,遂川县针对产业发展需求,拨款帮助太盆村修通了一条宽2米多、长5公里的机耕道。“机耕道上过一辆小型农用车绰绰有余,批发商直接来到地头选货,十几分钟后,菜就出现在农贸市场里。”叶诗法说。

如今,太盆村的产业设施则经历着第三次升级。新建设的大棚每个面积约400平方米,骨架、薄膜、滴灌系统加起来造价在1万元左右。相较于第一代大棚更高大结实,钢管替代竹片做骨架,能承重、更耐久。高标准田园化改造后,大棚四周水沟环绕,旱情较重时可漫灌,棚内还埋设了滴灌系统,确保日常节水保墒。小型翻地拖拉机、旋耕起垄机自由出入,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太盆村还成为遂川县三大蔬菜供应地之一,村里建起了一座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钢制框架式交易市场,从开工到落成仅用了30余天。在这里,后八轮挂式货车能灵活掉头,大宗新鲜菜调运更便利。

从“人走路都会摔倒”到“大型货车也能应对自如”,基础设计的建设升级让太盆村的产业焕发了光彩。黄五香希望,下一次升级能够让太盆村的蔬菜品牌更响,让这条“蔬菜路”走得更顺畅。

(刘祖刚 记者 莫志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