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税务部门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通过建立服务一线找问题机制,开展邀请税务体验师进大厅、云上培训辅导等专题活动,深挖制约堵点,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回答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税务“答卷”。

紧贴一线,找准问题

办税窗口、“12366”热线服务是纳税人咨询和反映问题的主要渠道。随着税务部门线上办、同城通办、跨部门集成办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快速推广实施,一线税务人员将精准发力找出新问题、化解新症结成为工作重点。


(相关资料图)

“开发区税务局在办公区内专门设置了退税辅导区,纳税人需要‘面对面’帮助的可以告知联系人电话。”“有的属地局已经调整留抵退税风险审核标准,要做好解释。”……已过下午6点,淮安市税务局“12366”热线税费服务中心召开全员问题“通气”会。每天一次集中学习、一张问题清单、一份解决指引,已经成为中心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排查问题、互通讯息,淮安市“12366”中心从平均每月破万件的电话咨询中找出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及时响应纳税人需求,打通服务‘中梗阻’,我们建立了每日例会、每周集体讨论会、每月联席会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建议书》等机制。”中心负责人胡颖说道。她除了接听电话,就是将各个服务号反映的问题一件一件整理出来,与业务部门和属地管理局共商解决方案,形成案例在内部通报学习,提高接听办理效率。

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税务体验师以及财政、人行等部门人员听取意见建议,是改进税务工作至关重要的途径。通过组织开展“操作系统亲自办”“走进大厅陪同办”“深入一线体验办”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外部监督和意见建议收集响应。

“发送申报提醒短信缺少企业名称,代理多家账的会计会分不清究竟是哪家企业。”“目前哪些业务能通过线上来办理,需要多长时间?”在近期淮安税师体验活动中,体验师们的建议就是税务部门努力的方向。

活动中,来自全市三十余名商会及企业代表的体验师实地体验无厅办税(智慧税务)体验中心的办税服务,亲身感受“淮税通·安心办”品牌的30余项服务。体验师现场提出了12条具体意见,税务工作人员一一做分类登记。

除体验师服务外,淮安市税务局还特邀9名税务监察员召开座谈会,畅所欲言,纷纷从自身感受出发,为税务部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我们将持续借助社会各界不同人士的慧眼,及时发现和扫除隐藏在工作流程中的‘盲区’,精准改进服务细节,增强办税体验感,充实获得感,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淮安市税务部门负责人说。

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今年,淮安市税务局以服务全市390余个重大产业项目为立脚点,创新推出“1+3”税收组合套餐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

“1”即成立一个由市局12个职能机构参与,8个各县区局“一把手”组队的服务专班,实现市县联动;“3”即落实“三个套餐”服务,包括“走访问需+快速响应”“周期辅导+个性服务”“提示提醒+办税指南”。具体有建立“一卡式”联系制度,定期走访帮扶、建立发票领购“白名单”,实行按需供应发票;提示提醒易漏易错涉税事项办理,避免纳税信用等级受影响等,全面覆盖项目论证、筹建准备、主体建设、设备安装、竣工生产等周期。

近期,淮安各地重特大项目建设中已随处可见由各级县区局“一把手”组建的税务服务专班的行动身影:在台华新材(江苏)有限公司走访现场,服务专班人员细致解答了企业财务负责人就筹建期的企业费用归集、非税收入划转、残疾人保障金缴纳等问题;在江苏源涌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服务专班人员专门给该企业送上了量身定制的“一户一指引”税收政策服务包,现场解答项目建设方关心关注的税费问题,宣传了最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在金湖南高齿重大项目中,服务专班人员建立发票领购“白名单”,实行按需供应发票,确保企业用票充足……淮安税务部门结合每个项目建设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举措,为其免去了后顾之忧。(吴晓程 谢春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