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前程无忧面向工学类、理学类、文学类、管理学类等千余在校生(大一至研二)发出实习情况调研,结合个体端数据问卷和访谈发布《在校生实习情况调查2022》。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受访在校生认可实习对就业的实际帮助。从实习主要目标行业来看,互联网行业仍是受访在校生的首要目标,占比近四成,银行/金融、制药/医疗、快速消费品、公共事业紧随其后。

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尽管超过半数的受访在校生的首份实习发生在大三/大四阶段,但也有47.4%的受访在校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已经有了实习经历。前程无忧《2021重点大学毕业生需求和求职报告》亦对这一情况做了连续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2021届985/211毕业生中,32.0%在大一/大二已经有了实习经历,2020年和2019年这一调查结果分别是27.0%和21.0%。结合两份调查数据可见,在校生的实习起始时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前置化趋势。

截至2022年7月,超过七成的受访在校生已拥有三份以内的正式实习经历(非零工兼职),工学类、理学类、文学类、管理学类等十二类专业大类中,工学类、理学类、管理学类、经济学类的受访在校生、一线城市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受访在校生开始首份实习的时间点较早。

相比更长的实习跨度时间,大多数受访在校生更有意愿体验不同的实习内容。近九成的受访在校生认为实习跨度时间控制在六个月及以内为佳,其中,51.9%的受访在校生优先选择实习控制在三个月及以内,38.9%的受访在校生倾向三至六个月。

从实习主要目标岗位来看,基础运营类、新媒体类、市场推广类、产品类、人事/行政类等因专业限制较少、实习上手难度较低成为受访在校生“扎推”的实习投递方向。但从市场需求来看,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趋势驱使企业往“高科技属性”靠拢,新增的应届岗位需求大半为数据类、算法类、产品类工作,生产类、市场推广类岗位进一步缩减。在校生在岗位选择方向上与市场供需仍有不小的错配。

“老师推荐”“ 学长/学姐推荐”“ 学校实习基地”等成为受访在校生了解具体实习岗位内容的主要途径,超过七成的受访在校生通过招聘/实习网站投递简历去竞争这些机会。

“实习工作琐碎,没有实际收获”“入职前后工作内容和描述不符”“上级仅指派任务,没有辅导”是受访在校生实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三种困扰,分别占比47.4%、38.2%、31.3%。几乎所有受访在校生对实习的“软环境”都非常看重,希望“有实习导师授课”和“直属leader友善”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诉求。

调查结果还显示,除了线下实习,随着企业新设和临时项目增加,远程实习和远程工作开始兴起。超过七成的受访在校生关注并愿意积极参加企业的各类线上实践项目,近三成的受访在校生已经参与至少一次的远程实习项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