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3年,正式出版!5月17日下午,为展现江苏在古籍工作方面的重大成果,江苏省政府召开《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新闻发布会。

《全书》共530多册

《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是江苏目前已经完成的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项目,也是全国体量最大的省域旧志整理工程。《全书》以清末行政区划为标准,同时参照现行行政区划,分设省部、府部、小志部和附录4大板块,共530多册,收录了唐代至民国期间各种方志古籍650多种,总计影印图版约80万幅,其中,不乏名志良志。比如省部的《南畿志》“开各省通志之先河”,省部的乾隆《江南通志》被《四库全书提要》誉为“名作”,省部的民国《江苏备志稿》是第一次出版。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莫砺锋在会上表示,在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史学的发达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民族特色。江苏方志文化极为发达,修纂质量也居于上游,内容详尽,江苏历代的修志者修纂态度严肃,能坚持实地采访并“述而不作”的修纂原则,从而保证了资实的原始性与可靠性。正因如此,系统梳理、编辑出版江苏的历代方志,是对江苏地域文明的重要溯源,是江苏建设文化大省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文化工程,《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问世,对于延续地方文脉,弘扬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庆柏认为,江苏丰富的地方志,全面反映了江苏各地的情况,江苏的方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全面记载了江苏自然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江苏方志见证了江苏人开拓、奋斗的历程,是江苏重要的资源,也是江苏重要的财富。

江苏素有“方志之乡”的美誉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保留下来数量庞大的古代典籍,其中地方志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献之一,是中华文化的巨大瑰宝,与国史、家谱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年的共同历史记忆,是全面系统记述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据统计,1949年前纂修的历代方志逾万种,占古籍文献总数的十分之一。江苏具有汇编古籍的传统,明代在南京完成的《永乐大典》、清代在扬州完成的《全唐诗》都是杰出代表。20世纪80年代后期,江苏古籍出版社(今凤凰出版社)就主持参与了《中国地方志集成》项目,整理完成我国覆盖区域最广的一套旧志影印丛书。对历代编修的方志进行集中整理出版,将历史与现实链接起来,不仅为今天留存了古代历史文献,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华辉煌灿烂的文化。

江苏素有“方志之乡”的美誉,编修地方志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苏地域共编纂各种志书约1200种,流传到现在的也有近千种,占全国的1/10左右。由于方志古籍成书较早,少则近百年,多则上千年,有的纸张老化,破损严重,有的已经成了孤本、残本,面临毁损、失传的危险。为了抢救江苏丰富的方志资源,展现江苏独特灿烂的地域文化,经过认真研究和论证,200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编纂整理工程,由省地方志办公室具体实施,历经13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这套鸿篇巨制终于向世人呈现了全貌。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