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毕业季以来,在高校广场上随处可见毕业生们手持精心准备的求职简历,就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入交流商谈。一场接着一场,一轮挨着一轮,校园招聘成为毕业生实现及时就业的重要平台。
每年3月至6月是全省高校校招的服务季。学校每周至少举办一场中小型专场招聘会、每月至少举办一场大型综合招聘会,促进校园招聘专业化常态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其中,贵州省高校毕业生27.4万人,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各类企业“走进来”揽才的背后,是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深入实施。各学校充分调动资源,主动“走出去”,到园区、行业、企业为学生找“婆家”。
用人单位大走访,全员联动促就业。5月16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与贵州中广合创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举行了校企合作座谈会,共为毕业生挖掘400余个职位;5月15日至5月19日,贵州机电职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鸿艳带队,前往浙江、江苏企业开展调研走访活动,斩获100余个岗位。
深入用人单位广泛开拓就业渠道,不仅要立足当下,还需着眼长远;既为毕业生挖掘优质岗位,更要大兴调查研究,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用人单位对已毕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最好试金石。当今社会,新兴事物和经济形态的迭代速度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快速变化的企业用人需求。深入一线精准锚定企业岗位需求,对促进学子高质量就业意义重大。
尤其是,要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认真分析行业发展趋势,以此对标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切实吸收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更好促进供需匹配,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从变中来,到变中去;以变应变,以变制变。学校要以访企拓岗为契机,与用人单位建立完善的常态化互访长效制度,强化就业、创业、专业、企业间的联动,构筑开放办学格局,多方凝聚起强大的就业育人合力,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
高质量发展既埋头赶路,又抬头看天。沉到一线“察”、多种渠道“听”、正反两面“看”、综合分析“研”,问需于企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硬核”招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潘晓飞
编辑 张凌
二审 石云华
三审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