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想象,在贵州这样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西部省份,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桥,竟在这里架起近半数。

平塘大桥


(相关资料图)

不难想象,这一座座横跨高山峡谷的空中“艺术品”,从图纸跃然于山间,凝聚着多少贵州桥梁人的智慧和汗水。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胜林就是代表之一。

张胜林(中)在桥梁施工现场。

自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张胜林先后参与了贵州江界河大桥、广州新光大桥、重庆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贵州大小井特大桥、平塘特大桥、乌蒙山大桥、牂牁江大桥、花江峡谷大桥等代表性工程建设,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她洒下的辛勤汗水、留下的坚实步伐、彰显的使命担当。

江界河大桥是张胜林参加桥梁建设的“处女作”。刚毕业没多久的她作为一线技术员,承担了项目测量、质检等多项工作。由于当时技术人员很少,从底模制作、施工放样到安装模板、绑扎钢筋,再到浇筑混凝土、构件安装,每个工艺工序,张胜林几乎都在现场。

江界河大桥

江界河大桥作为贵州现代桥梁建设的开端,在当时同类桥梁中,以大跨度雄居世界第一。它的建成,宣告了桁式桥梁新的世界纪录在贵州诞生。张胜林说,当时项目指挥部对它的品质和精度的追求可谓非常严苛,这次的经历,也培养了她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的建造态度。

为了应对贵州地质条件带来的施工难度和建设过程中复杂结构的模拟演算,张胜林针对BIM在现代桥梁建造中应用开展技术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为现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实现了项目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总溪河大桥

在建设务川珍珠桥时,条件极端困难,张胜林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研究出不受地形条件限制、改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成桥品质的成套施工工艺技术——负角度竖转施工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U型峡谷地形条件拱桥的施工难点,科技厅主持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

贵州罗甸,世界上山区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大小井特大桥伫立于此。

大小井大桥

“大桥桥位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河谷地貌区,桥台所在山坡峰顶与河底相对高差约250米,冲沟两岸地形切割强烈,较为陡峻,施工难度很大。”张胜林说。

为攻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张胜林和团队在多次踏勘之后,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自动采集数据和生成报表,实现了实时数据的远程自动传输、存储和报警,为塔架自动纠偏及索力自平衡系统打下了技术基础。

“坚持创新才能赋予建筑更持久的生命力。”张胜林说,每一座桥梁都是当时经济实力、工艺水平和技术条件的体现,只有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才能建造出人民所求、时代所需的建筑作品。

清水河大桥。燕春贵 摄

在世界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大小井特大桥、世界第一混凝土塔高的三塔斜拉桥——平塘特大桥等世界级工程建设及技术研究中,张胜林组织研发了一套缆吊与扣挂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桥梁缆吊和扣挂智慧化、精细化施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多项专利技术,平塘特大桥荣获第38届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

正在建设中的纳晴高速乌蒙山特大桥位于V形峡谷地带,两岸绝壁陡峭,大桥建设极其困难。张胜林提出了全新的桥梁结构形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该桥型结构轻、稳定高、耐久性好,非常利于施工建设,同时也是“世界唯一”,为桥梁建设提供了新的方案。

坝陵河大桥。安顺市扶贫办供图

三十年从业生涯,张胜林一直致力于桥梁施工技术研发,先后获得国家级工法2项、发明专利6项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等多个奖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4项。

她还结合多年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编著了《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补充预算定额》《贵州省瓦斯隧道预算定额》等多个标准,主持编制和完善了《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图》等,为贵州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实施、解决交通发展瓶颈制约作出重要贡献。

黔西市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整座大桥在晨雾笼罩之下显得格外神秘。燕江涛 摄

面向未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突破,张胜林积极准备。她说:“在贵州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工程几乎都是一次性的,没有一劳永逸的施工方案,掌握的技术越多越先进,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会更好更完善。如今,我们正在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规范化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用核心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编辑 龙飘

二审 陈玉祥 刘思博

三审 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