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的新征程上书写着新答卷。在保障粮食供给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牢牢守住“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肉盘子”,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贵州选准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旅融合加快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郑培坤代表


(相关资料图)

“现在搞养猪没点技术支撑真不行。要高质高效稳步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就要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重视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培坤说。

在智能化、标准化养殖场内,一群群小猪住着空调房、喝着山泉水、定期“体检”,智能化电子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快乐健康成长,年出栏2.5万头生猪。这是郑培坤带领塔山村村民经过10年努力取得的宝贵成果。

转型成为“新农人”,郑培坤凭借兽医硕士专业特长和一腔热血返乡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在政策利好的东风助力下,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高效健康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

2017年以来,塔山村生猪养殖产业累计分红1176万元,并以“能人+合作社+基地+脱贫户”方式,带动9个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20万元以上,450余户1700多名村民长期稳定增收。

如今,塔山村整合资源优势,立足生猪养殖基础,拓展肉牛“繁育推”一体化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村,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带动8家农业公司、14个家庭农场、32户种植养殖大户参与养殖产业,130余名村民创业就业,农业综合年产值达7000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强有力保障。”郑培坤说,他将继续扎根农村基层的广阔舞台,不断推进山地高效特色养殖全产业链建设,助力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积极探索产业品牌与销售渠道搭建,促进乡村振兴,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更多有学历、懂技术、有想法的年轻人下乡创业,并传授创业经验,做好服务工作,也希望能有更多不同专业所长的“新农人”助力家乡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