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清晨,贵阳国际陆港内车来车往,贵州铁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汤明剑和同事们正紧张地开展箱体检查,力求确保接货、送货顺利进行。
这样的场景是贵阳国际陆港坚守新春“不打烊”的一个缩影。1月26日,一列满载55只集装箱的贵州中欧班列从贵阳国际港驶出,带着新春的气息走出国门,驶向欧洲。这是兔年春节后,贵州开出的首列中欧班列。
“此次出口的货品主要是干燥机、电脑机箱、轮胎及日常物资。”汤明剑告诉记者,为最大限度满足出口企业的承运需求,春节期间贵阳国际陆港都是24小时待命。
(相关资料图)
“春节期间气温骤降,工作人员克服诸多困难,在外面坚守岗位。”汤明剑说,为确保准时发车,负责场调的工作人员克服天气影响,每次都要仔细察看集装箱的起吊位置,并通过对讲机把实时情况反馈给操作吊车的同事,以精准的操作,加快了装箱的速度。
24小时待命,为的就是提高作业效率,保证随时到达的货物,尽在掌握之中。贵州中欧班列作为图定班列,定时出发已经成为常态,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核实货物信息、箱体检查、装车检查等流程已经了然于胸。为保证春节期间正常发车,贵州铁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的工作人员三班倒,不论白天黑夜,都能确保接货、送货顺利进行。
另一边,贵州铁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王凡正拿着车号板,对车号和箱号进行核对,包括车上所有信息,车号、车型、换长、载重。“列车到站,我们就对自重、换长进行抄录,发车之前,再次核对,确保万无一失。”王凡认为,只有认真细致地工作才能保证班列的安全运行。
将集装箱像堆积木一样合理排列好,然后一一对应核实数据,这样的工作看似有些枯燥,但却是贵阳国际陆港的工作人员日夜坚守的责任。贵州中欧班列作为国际联运班列,路途远,货物在运输途中必须要保证全流程的安全。
“以前每列是50只集装箱,现在增加到55只集装箱,增加了货物的发运量,对促进黔货出山起到了积极作用。”贵州省多式联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强表示,贵阳国际陆港正在助力贵州更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截至2月6日,中欧班列已开行5列。在省商务厅、贵州铁投集团、贵阳南车站等部门的支持下,企业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运力资源得到了极大保障,出口货品相继抵达欧洲腹地。一张张外贸订单转换成真金白银,让企业在新的一年里发展信心倍增。
满载希望出国门,一路奔跑向世界。如今贵阳国际陆港已实现黔粤通道班列与陆海新通道班列常态化开行,国际货物“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过境模式在贵州落地,并实现了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与中欧班列贯通运营,基本打通了对内对外开放通道,形成多向通道班列顺畅衔接的重要国际货运枢纽。
今年,贵州铁投集团将持续完善贵阳国际陆港功能,在扩大集疏运能力,加密中欧班列、图定黔粤班列、强化陆海通道班列、拓展中老铁路货运下大功夫,助力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编辑 张秀云
二审 杨静
三审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