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国有3500名经销商,如果所有发货、物流、售后等服务都在自己手上,不仅对企业品质提升有保障,税收的聚合也是一笔不小的数。”6月16日,已在黔南贵定有12年生产经验的刺梨深加工企业——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开展2022年度市场合伙人计划,旨在将市场销售收益向贵阳运营总部靠拢。

总部经济,是指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而总部企业对城市的选择,也间接诠释了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投资环境、人才基础、产业配套等因素在内的综合竞争力。

花果园双子塔(吴启松 摄)


(资料图片)

贵州围绕总部经济不断从软实力和硬基础上下功夫,“外引内培”齐发力,为培育总部企业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效益。

“软硬兼备”发力构建生态圈

5月初,贵州出台7大行动18项政策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案,提出未来5年,贵州将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总部企业30家。方案无论是在本土培育还是招商引入方面,都对总部经济发展有明确表述。

除了省级层面政策支持,贵州各地级市在抢抓总部企业方面,凭借不断提升的软实力和硬设施向企业抛去橄榄枝。

贵阳,去年10月印发关于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将力争通过五年努力,贵阳贵安总部企业数量明显增加,规模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到2025年,贵阳贵安新增总部企业100家。

毕节,将七星关区作为商贸发展的核心区域,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生态休闲等城市服务业,打造黔川滇交界区域消费中心。

黔东南,利用国家部委和杭州市等单位帮扶黔东南的机遇,加速引进了一批企业总部、区域中心、产业龙头、产业链高端配套项目。

“总部企业一般是指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母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投资公司,通过投资来进行参股和控股,形成一定的企业集团。”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研究员杨承佳说,按照总部经济由总部企业所构成的逻辑,上市公司则是总部企业的主要构成,也是研究总部经济的重要视角。

系列政策为贵州上市企业培育带来后发力量。去年,贵州38家上市公司实现股权融资306亿元,同比增长1077%,创历史新高。

今年3月,上海中毅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迁入黔南州福泉市,并更名为贵州中毅达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分别通过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核,贵州全年新增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企业布局“第二总部”新盘子

3月,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与贵州一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贵阳总部经济项目。同一时间,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区域总部落户贵阳市观山湖区。

“随着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不少公司将区域总部和功能总部落户到二线城市。”杨承佳认为,企业在寻求下一个“落脚点”时,城市资源配置的综合优势成为首选。

李昀津,是在上海打拼多年的遵义人。2019年12月起,他的公司主营Zippo打火机的拍卖平台业务,在抖音直播平台首月销售额达150万元,垂直粉丝2.5万人。最近,他将公司迁到遵义遵商梦想小镇,原因是这里将打造遵商电子商务产业园的总部基地,除了成本上的直降,聚集型的园区将为他后续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遵商在全球有4万会员,遵商梦想小镇将依托遵商中国名酒馆、遵义农特产品展销中心、遵商白酒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业态,汇聚形成有力的遵商总部经济。”遵商总会会长冯文刚说,目前遵商梦想小镇已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

万物互联时代,无论是新的科技公司,还是传统企业的智能升级,行业洗牌促使企业从更多高成本运营的一线城市向二三线资源综合型城市回流,而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先天优势,让企业在贵阳、遵义等城市设立第二总部有了新的机会。

今年,新国发2号文件更是明确,支持贵州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等合作模式,支持粤黔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这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更多的政策资源优势倾斜,将助力贵州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杨承佳看来,在总部企业这场争夺战中,尽管贵州各个城市都拿出百分百的诚意,但毕竟主动权是在企业手上,面对新一轮的竞争,地方政府一定要更多在培养这些总部企业方面下功夫。

产业创新人才聚合效应提升

“便利的交通、政府和上下游企业对于新产业广阔前景的强烈共识是这几年贵州最大的变化。”8年时间,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兴国带领团队在贵州铜仁将企业做到上市,现又继续在开阳开发新生产基地。而不久前,为适应新的销售市场,中伟新材将运营总部放到贵阳。

中伟股份在贵州的每一次布局,都是一次人才、资本、信息等高度聚集。截至6月10日,中伟股份收盘价为129.05元,总市值786亿元,是贵州沪深上市公司中市值和股价仅次于贵州茅台的企业。

“政府对总部企业的引和培尤其重视,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总部公司的资源配置能力上要比一般公司强,另一个就是有税收的好处。”杨承佳说,总部企业的集聚度也会大大提升城市的虹吸效应:即当城市的发展规模达到一定量级,会以更大的纵深来吸附海内外的优质资源。

花果园税收破亿元楼宇亚太中心(吴启松 摄)

虹吸效应在贵州各地都能找到印证。如贵阳市南明区,围绕“强省会”行动,不断集聚要素发展,吸引高端人才,持续发展壮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产生极大经济集聚辐射效应。仅辖区花果园39栋楼宇,就入驻企业和商家为5.6万家。其中,去年,花果园的亚太中心203家入驻企业共创造税收2.57亿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吸金大厦”。

接下来,贵州将通过省级服务业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专项资金,对本省和引进到贵州落户发展总部经济的批零住餐、电商等现代商贸服务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开展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大招商,鼓励其在黔设立地区总部、功能总部、分支机构、制造基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编辑 桂榕 韦一茜

二审 张恒新

三审 孙晓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