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文明镜头

今年清明假期,200万人次通过网上祭扫等方式追忆先人、寄托哀思。与往年相比,前往市内墓园祭扫的群众更文明了,他们祭扫时严守防疫政策,墓园内曾经震耳的鞭炮声和漫天的浓烟,如今都已变成阵阵清风花香。

【创建步履】

近年来,长沙坚持以全民创建倡树文明新风,把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作为自我教育、自我熏陶和自我践行的过程,充分激发市民参与热情、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格局。

行走在长沙街头,文明风尚浸润人心、涌动全城。

这是温馨有礼的礼让风:斑马线前,车让人、人致谢的温馨场景不时上演;公共场所里,有序排队、文明礼让的文明镜头分外醒目。

这是餐桌上的文明新“食”尚:餐饮门店、公共食堂里,公筷公勺、光盘行动的倡导深入人心;市民家中,“反对浪费、节约光荣”已经成为就餐新习惯;“节约粮食 反对餐饮浪费”纳入餐饮行业规范,崇尚节约纳入中小学品德教育内容,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餐饮示范店等积极参与、带头践行。

这是移风易俗的文明乡风。长沙将推动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创建、基层党建、党风廉政、乡风文明建设内容,推动村(社区)成立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组织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开展全市“优秀村规民约”评选活动,让美丽乡村涌动文明风。

【成效点击】

如今,在长沙,“文明从排队礼让开始”主题活动常年开展,“文明餐桌”行动赢得全民热烈响应,“公筷公勺”已成市民“就餐新礼仪”,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推进,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渐成风尚。

(记者 匡春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