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家寨冷氏宗祠遗址 汤权 摄

春日,约伴前往。走出县城,走进被葱郁包围的木瓦屋小寨,听鸡鸣狗吠,还有春莺咕咕,看庭院桃李斗艳,还有农人犁田、栅栏稀疏、炊烟袅袅……

冷家寨位于凤冈县琊川镇大兴村境内,坐落在大坪山腹地,整个寨子坐南朝北,与省级万佛山森林公园的主峰呼应。这个寨子的房子多以“长屋间”的木瓦结构组成,是一处难得的“长屋间”建筑工艺。寨子依山而建,聚落由东向西沿山麓呈带状分布,具有视野开阔、阳光充足、避风防潮、居住长久等特点。

从清代冷氏宗祠记事碑依稀可辨,清代以前冷家寨属龙泉县南乡辖地大都四甲。笔者从冷氏谱牒世系推算,这里最早的木瓦屋创始人应该是冷氏第5世冷金明。谱载冷金明7岁丧失父亲,随母亲勤俭起家,建造房屋。随着冷氏家族兴旺,“长屋间”建筑便逐渐形成规模。

据当地知情人士冷启方介绍,目前整个寨子有4栋长屋间保存较为完好,建造时间最早为清代,最晚为20世纪50年代初。冷启方言语不多,说话很有条理。他指着一栋5柱4瓜8榀7间的长屋,唏嘘不已:“冷家寨‘长屋间’是对土家族住房建筑风格的传承,也是山里人对勤俭之美的追求。”

沿着被水泥路覆盖的一段石板铺砌的串户路,跟着冷家寨村民享受脱贫攻坚带来的福利,也让人感受石径的古意。走过几家院坝和院落边的栅栏,来到冷家寨东头的堰塘坎,一栋“一”字形木瓦建筑长屋,十分惹眼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据了解,冷开凤为冷氏入黔始祖第9代孙,其家境殷实,于清道光年间修造这栋屋。这栋“长屋间”是冷家寨最早的长屋,以7柱6瓜12榀11间结构建造,全长52.14米。相传主人建造该屋时,依据家庭男性人口建8榀7间,次代男丁按从左至右逐榀增建而成。“长屋间”主屋独立,凸显一山一寨、一姓一屋、一男一间的建寨风味。

“过去,修造房屋选择木工师傅,很讲究的哦。”一位老人自豪地说,参与竞争的木工师傅必须制作一副木马放水里浸泡,数时后取出来,如果木马组合处的卯榫间不沾水,那么制作这个木马的师傅就被选中。木匠师傅团队设掌墨师,负责整个房屋的建造设计,通常绘制“度高”指导施工。“度高”是掌墨师的主观意图,一般取一条长6尺的竹片制作。根据造屋的要求,在竹片上面刻上柱头、耍柱、穿枋所处位置,标明榫孔、榫槽的宽窄尺度,分别以特殊符号记录,随后分别在成品部件相对应的地方画上如五线谱的“码子”。看似简单的竹片,却富含掌墨师的智慧。

春色中的冷家寨显得十分恬静,那些建筑虽然没有徽式建筑的气派,但略有翘状的屋檐,四棱上线的檐柱,也是自成风格。尽管房屋有些古老,墙壁仍无风可钻,木件之间的巧妙组合可谓天衣无缝,可见建造房子的木匠师父的精湛工艺。

冷家寨的“长屋间”,中为堂屋,是祭祀和议事的地方。堂屋也称中堂,左右房间称火堂。据了解,过去各火堂仅从两端开门出入,有“门开两山,人走通屋”的说法。看着火堂,让人联想到熬茶品酒、织麻纺线、锅响菜香的烟火味十足的生活场景。

院坝边沿建有龙门,连接石阶朝下,随山就势而去。感叹中,我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对面以规则石块砌成的建筑基础清晰可见,矗立地面的厚重石条门框吸引着我。我和同伴沿石梯而下,走过塘坎,再拾级而上,来到比寨子高出些许的冷氏宗祠遗址。遗址规模宏大,占地面积458平方米。据冷启方介绍,冷氏宗祠由上厅、过厅、下厅组成。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建造,1943年毁于匪患。从外墙下厅并排的两个石条门框可见,下厅为增建房屋,有着“长屋间”的建筑习俗。

一路走来,意犹未尽。走进冷启方家,坎上坎下的长屋在视野中对比鲜明。坎下木屋主人走出山寨创造了新的环境,后屋顶有些倾斜;而坎上老屋的主人却离开城市返回故土将木屋打扮一新。老屋的细錾石条阶檐、吉祥物图案组合的木窗,还有暖色的墙面装饰,让人真切感受到主人的良苦用心。

傍晚,春雨细而密,山上的“长屋间”一片朦胧。那些雨丝染老了长屋,拉长了我的思绪。

文/安斯旭

视觉/实习生 任梦娟

编辑/陆青剑

二审/舒畅

三审/李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