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和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冠,他们竞技的滑雪大跳台也成为网红场馆。优美的坡道曲线、惊心动魄的高度、运动员精湛的表现、蔚蓝的天空、背景里四个画着北京冬奥会标志的冷却塔……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在电视转播镜头里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面。

这座被多国运动员赞叹“非常完美”的滑雪大跳台,建在首钢厂的遗址之上。2005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让北京有更多蓝天,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首钢搬迁的方案;2010年,首钢北京园区全面停产;2018年,滑雪大跳台开工建设;2020年工程完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场地。冬奥会结束后,首钢滑雪大跳台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奥林匹克遗产,也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活动场地。首钢北京园区的华丽转身,既是北京承办双奥会的历史缩影,也是大型工业遗迹改造成文体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出色范本。

不得不佩服设计师们的大胆与创新。钢铁厂巨大的冷却塔,往往给人一种压迫、窒息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工业污染,这也正是近年来很多钢铁厂搬迁出城市的主要原因。但是经过一番完美的改造,不再冒气的冷却塔也成为了风景,既传递了环保的理念,也为城市留下了发展的痕迹。

在杭州,工业遗迹改造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LOFT49,它利用的是运河边的一些老旧厂房,曾是浙江省第一个文创基地,近年经过改造升级,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滨江区闻涛路,有一座由原来的之江水泥厂改造而成的滨江工业遗址公园,曾经的高污染工厂,变成了市民观光的公园。再比如白塔公园,笔者小时候,那里是一个铁路货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能见到蒸汽机车驶过道口,在一片灰蒙蒙的空气中,藏着一座建于五代时期的白塔。2014年白塔公园开园后,迅速成为一个网红打卡景区,千年的古塔、百年的江墅铁路遗址,不同的历史层面在这里交汇,也给周边的老复兴路地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高污染工厂从城市消失是历史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曾为城市的繁荣作出过巨大贡献,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那些工厂迁出后,都会面对土地利用的问题。首钢厂遗址变身冬奥会场馆、江墅铁路货场变身文化公园,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工业遗迹开发利用的更多可能性。合理保护工业遗迹可以带来共情效应,注入文化创意,更能带来金山银山。根据杭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杭州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3735亿元,拉动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利用工业遗迹讲好城市故事,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也会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有文化,更有趣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