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发布《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北京医保。新政策将于3月26日落地。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介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精子和卵子)、合子(受精卵)、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分为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

截图来自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53项辅助生殖项目统一定价

据了解,北京市此次共对公立医疗机构已开展的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规范调整,其中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基本涵盖了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辅助生殖的常用技术。

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费用可控、确保医保基金可承受的基础上,北京将16项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通知》明确,宫腔内人工授精术项目每次的定价为1287元,医保报销为甲类、限门诊;胚胎移植术项目每次的定价为2300元,医保报销为甲类、限门诊;精子优选处理项目每次的定价为750元,医保报销为甲类、限门诊;胚胎单基因病诊断项目每个胚胎的定价为5050元,医保报销为甲类、限门诊、限夫妻一方为单基因病患者或夫妻双方是同一单基因病的携带者,曾孕育或具有生育致畸、致残、致死的单基因病患儿高风险的夫妻等。

但是,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并不意味着去任何医院都可以进行报销。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市具有辅助生殖资质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共15家,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和北京家圆医院。

“参保者在这15家医院内进行上述16项辅助生育项目的治疗时,方可纳入医保报销。”相关负责人说。

辅助生殖有望在更多地区纳入医保

近年来,随着二孩、三孩等配套政策密集出台,人口问题持续受到国家高度关注。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或给最想生育的硬核人群以更多的保障。

那么,在北京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之后,其他地区后续会不会跟进?

事实上,在2021年9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就曾表态,鼓励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范围。

国家医疗保障局在答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不孕不育症’辅助治疗纳入国家医保提高人口增长的建议”时表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医保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纳入支付范围,提升了不孕不育患者的用药保障水平。

同时,在诊疗项目方面,将指导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影音客户端等)

【编辑:邓腊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