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茸村,是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的一处村落。一条小溪从村旁流淌着,周围群山连绵、松林苍翠,村前,一群群牦牛和藏香猪在低头觅食。一旁的一座藏式房屋,就是老人边玛的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群群牦牛和藏香猪在低头觅食。记者谭石艳/摄

6月27日下午,这里迎来了一群不一样的“客人”,他们肤色不同,但都是“‘Z世代’画像中国”网络互动活动的青年代表。看到从未见过的放养牛群和猪群,以及极具藏族浓郁特色的民居,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和相机拍照。

在洛茸村,“Z世代”青年们了解了藏族人的特色建筑和生活方式。中新社记者李嘉娴/摄

“过去,我们在二楼居住,一楼是猪牛圈和禽舍。”边玛指着老式藏式民居说道,随即带他们爬楼梯上了二楼,给他们介绍随处可见的木质浮雕的图案是吉祥八宝、莲花等。

“这里和北京那些城市完全不一样,这里的房屋有些老旧。”佛得角的美茜觉得这里很古朴。

传统的藏式民居。记者谭石艳/摄

“这里是没有豪华建筑的,我们村从2005年到现在一直在努力地守山护林。”洛茸村的边玛老人解释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村民在村规民约林业中提到村民建盖房屋必须满30年才能建盖新房,满30年条件建房的村民也须尽量采用彩钢瓦等材料,尽量少用木材。还有村民砍伐的柴火必须是枯立木、倒木、民用采伐剩余物、枝桠等。所以到目前为止洛茸村民的房屋基本都是老式。

来自马拉维的伊诺在北京交通大学主修土木工程,他一走进藏式民居就被老式藏式民居所吸引,他说:“老式的藏式民居的梁柱组合没有用榫卯,只是上下搭接,内部使用暗销,从结构上来说属于柔性连接,抗震性特别好。”

来自马拉维的伊诺。中新社记者刘冉阳/摄

在这里的牛、羊、猪都是放养状态,它们知道自家的房子在哪里,清晨村民喂食之后,它们就外出到了傍晚会自己回到家。伊诺认为,不论是过去的“人畜混居”,还是现在的自由放养,能感受到这里的村民对待这些牛、羊和猪都是有感情的,这是很难得的。

伊丽娜向边玛老人询问关于藏式民居的问题。中新社记者李嘉娴/摄

“今天在洛茸村见到了藏族人,看到了他们的特色建筑,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很有意思。”俄罗斯姑娘伊丽娜还和藏族的卓玛们学了“扎西德勒”的藏族话,她还希望有机会能在这里多住几天,和她们多交流。

在洛茸村,“Z世代”青年们了解了藏族人的特色建筑和生活方式。而洛茸村的传统建筑和生态环境也给他们绘制一幅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昆明信息港 记者谭石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