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柔软的机械“手指”上演茶艺秀、戴上眼镜就可以“看见”声音、166颗低轨遥感卫星构成的“灵鹊星座”将为地球进行“直播”……在本届中关村论坛上,北京亦庄近40家企业携新产品、新技术亮相。
【资料图】
在北京亦庄企业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RT”)展位,机器人娴熟地重复着泡茶动作,一杯杯现场制作的茉莉花茶喷香扑鼻,引得观众纷纷来品尝。
观众参观软体机器人演示茶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据了解,传统机器人使用的大多为刚性夹爪,在夹取一些较轻、易碎的物品时,容易出现损坏。SRT基于软体机器人技术开发的柔性夹爪,能够模仿人手的简单重复劳动,实现工业生产中近96%异形、易损物品的抓取搬运,解决了工业自动化生产“最后一厘米”难题。
在论坛上,一款眼镜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从外观上看,这就是一款普通眼镜,但它拥有着特殊“技能”。“我们的智能AR眼镜搭载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实现实时字幕,精确到毫秒之内,在较安静的环境下转译准确率可达95%以上。”北京亦庄企业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款眼镜采用专业双阵列麦克风和AI降噪算法,在嘈杂环境下也能精准理解别人的声音,5米内达到85%的准确率。
据了解,这款Leion Hey听语者AR字幕眼镜是自主研发的针对听障人士的双目光波导AR字幕眼镜,可以把声音信息转化成文字在眼前展示出来,帮助听障人群解决“听不清”“听不见”的沟通问题。同时,眼镜支持翻译功能,在出国旅游、跨国会议交流等场景中也有广泛应用。2022年,该产品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十大科技创新奖”。
北京亦庄企业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展区展出了被密密麻麻的卫星和轨道所包围的地球模型。“这是我们正在组网的灵鹊星座,由160多颗卫星组成。”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灵鹊星座可实现对全球范围内特定目标的实时跟踪与识别,是国内自主可控的高时间分辨率卫星星座。
观众参观正在组网的灵鹊星座模型。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论坛上展出的只是亦庄企业的代表,近年来,目前,北京亦庄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7家,领跑国家级经开区。
“2022年以来,北京亦庄共产生新技术、新产品211项,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多项技术产品赶超国际领先水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14686件,较2021年增长27.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868家,万人专利拥有量达839.2件。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有望再添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00亿元,到2035年,建成世界产业综合新城标杆。
编辑 白爽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