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凝聚运河文化力量,2023年4月13日,“副中心中医药文化发掘与传承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召开。会议以大运河中医药文化为溯源对象,围绕副中心中医药文化资源与课程体系构建,深入探讨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新时代下的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李德娟、科教处副处长赵玉海、科教处四级调研员江南、科教处主任科员申文、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邓娟、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干部查安华,北京民族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副会长唐勤,北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副会长陈瑶,大运河中医药文化研究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金鹏,中医药文化研究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杨莉,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王峰,中医科教科科长刘麒,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安培林、副院长王忠伟,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院长李军、副院长张学华,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副校长程岚,北京市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吴焕林、通州院区院长助理马洪明,以及来自北京市中医药行业的专家学者、干部、教师共同出席。


(资料图)

参观

交流团一行首先到北京学校调研,先后参观了北京学校中草药种植基地、中医药特色教室和中医药实验室,“运河中医药文化”课程群的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学校基于“北京地区大运河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的课题成果,开设的十二门特色课程,刻画了中医药文化不仅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滋养孩子们心灵、增强他们文化自信的良器。

随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运河中医药文化长廊进行参观,宣讲员通过对运河沿线中医药人物、本土文化、运河故事、道地药材、古代医疗文物等详尽地讲解,使交流团充分了解到运河沿线中医药发展历史及东直门医院的文化底蕴。

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吴焕林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向交流团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发展脉络及现阶段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3、4、5”工作计划。他表示,东直门医院作为副中心中医药行业龙头单位,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通州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委的领导下,准确把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以“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导向,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机关、进军营“六进”工程及中医医联体强大的覆盖力度,不断挖掘和整理副中心中医药古籍的原生性和再生性,努力打造和探索运河中医药健康文化,构建副中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参观结束后,交流团进行研讨座谈。

座谈

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王峰主持本次座谈会。

会议伊始,北京学校副校长程岚就“北京运河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及课程体系构建”做了详细的汇报。程校长根据北京学校和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两所学校以运河中医药为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经验,深刻认识基础教育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先天之本”,倡导携手共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北京模式”。

北京学校物理教师孟南昆和语文教师张一萍,先后就“中医药科技创新探索”和“中医经典唱诵与音乐养生”特色课程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与展示。

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王峰表示,近五年来,中医药领域的现代化万象更新,通州区先后涌现出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通州区运河中学、通州区潞河中学等一批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学校。此外,一部分民营企业也相继成立了颇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形成了辖区内中医药文化特色宣传矩阵。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李德娟强调,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开放包容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团结协作才能凝聚众志、推动发展,做到“思想在前、行动在先”,着力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把大运河文化研究好、发扬好,让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成为生生不息的文明。

随后,现场专家学者就副中心中医药文化发掘与传承发展进睿实之言,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大运河中医药文化研究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金鹏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一个纵观人文、社会与自然的平衡哲学。他强调,要深挖运河沿岸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副中心区域内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体系,通过举办药王庙会等形式,形成运河中医药文化辐射带。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邓娟提出,要紧密结合副中心发展实际,凝练出大运河中医药文化精髓,并以此作为中心思想,创作出专题纪录片和丛书系列,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承中医药文化。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副处长赵玉海强调,要利用好副中心的资源优势,传承内涵,创新形式,不仅要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更要关心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医院的科教研是重中之重,东直门医院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传承发扬好中医药文化,通过医校融合带动起医、家、校联动模式,为中医药的薪火相传固本培元。

总结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李德娟做总结发言,她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具有代表性的意义,要高举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的旗帜,全面系统的传播中医药文化,建立起起运河中医药文化传播特色品牌。她指出,通州区卫健委要充分带动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协同发展,建立起健康适宜的中医药健康理念,帮助副中心百姓树立起未病先防的治未病观念。此外,要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践行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丰富大运河中医药文化内涵,以文鼎新、以文聚力,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承好民族文化。

会议尾声,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王峰代表副中心卫生系统表态,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化资源,带动城市副中心基础教育发展。一定通过凝聚更多行业内外专家学者,结合副中心对中医药发展需求,构筑运河中医药文化研究平台,打造运河中医药健康文化学科体系。推动中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副中心公立医疗机构主力军,加速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建设,持续输送中医药文化优质资源,加快建设健康通州品牌,为健康中国赋能增力。

作者:李雨欣

摄影:金鑫鑫

编辑:于嵩洋

审核:赵国凤 刘丽娟

审阅:龚燕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