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停车看似小事,却难住了不少市民和城市管理者。最近,北京某老旧小区住户花式占车位的新闻上了热搜。有的占着车位长期不用,有的千方百计阻止别人停车,甚至用上地锁。

老旧小区停车难的源头在于规划。早些年,住宅小区在规划建设时重点考虑的是“住”,而非“行”。200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只有1000多万辆,如今达到了惊人的4.17亿辆。当公众对停车位的需求远超规划时,矛盾就成为必然。不仅如此,老旧小区停车位通常位于地上,其所有权归全体业主。但对于怎么管理、收费多少、如何分配等问题,业主们却往往难以达成一致。

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完备与否,关乎汽车产业发展。车位紧张,困扰的不仅仅是有车一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潜在消费者的购车意愿。让消费者愿意买车,就要提前考虑有地停车、停得起车的问题。为此,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结合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老旧楼宇等改造,积极扩建新建停车设施,并支持城市通过内部挖潜增效、片区综合治理和停车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出居民停车综合解决方案等。近年来,多地也在探索实施增加道路临时停放和公共建筑错时共享车位。例如北京市西城区为改善区域道路停车秩序,充分利用便道、路边资源,允许未取得小区停车位的居民可在线申请道路停车居住认证,获得在居住地附近道路停车优惠。

当然,光靠单一措施或单个小区单打独斗,难以全面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等多方主体应共同协调,在“开源”和“节流”上形成合力。一方面,尽可能充分挖掘规划现有停车资源。在不妨碍行人、车辆通行,不占用盲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道路资源,并借助城市更新行动等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建立停车场地并给予资金补贴。另一方面,可借助智慧交通手段,实时监测小区内部及附近停车区域的空置车位情况。在停车位比较紧张的地方,可以通过差异化收取停车费等方式,鼓励公众以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韩秉志 来源:经济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