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雨馨
对涉疫保供网点,关闭时间最多不超过72小时;医疗机构不得因涉疫风险人员自行前往就医而拒绝接诊……当前,北京疫情发展仍处于较快时期,以快制快阻断疫情的同时,服务保障措施也在持续优化细化。
“感染1天就可排毒”“2到3天传播一代”,北京本轮疫情主要流行毒株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潜伏期更短,传播速度更快,给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从致病性来看,BF.7相较于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德尔塔变异株等致病力有所下降,感染后无症状居多,但对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脆弱人群来说,一旦“中招”,还是很可能发展为重症。考虑到本市老龄人口、基础病患者数量庞大,以及医疗资源的硬约束,疫情蔓延的后果依然严重。面对防疫难度客观加大、病毒对不同人群威胁悬殊的复杂现实,如何凝聚起同心抗疫的最大合力,争取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对于我们打赢这场硬仗至关重要。
“民生无小事”,特殊时期,尽最大努力做好生产生活服务保障,想方设法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是赢得广大市民对防疫措施支持理解的关键。一直以来,我们之所以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也正是得益于此。但需要看到,面对超强传播力的BF.7变异株,各方多少有些经验不足,服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衔接不畅”的问题。比如,小区临时封控,外卖订餐、网上购菜的配送效率大打折扣,“今日买明天达”乃至“不知何时达”让居家人员很是苦恼;比如,封控期间“足不出户”,一些长期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以及需定期产检的孕妇需要外出就医,有的向社区报备久久无人响应;比如,不少区域核酸点位不充足、开放时间不科学,时已入冬,在寒风中苦等许久让人吃不消……诸如此类的事项,看似细节,但真真切切影响着大家的日常生活。
疫情防控是一道科学命题,科学精准是提升防控效果、优化服务质量的前提。随着病毒一再变异,战线不断拉长,常态化防控的难度与成本也在增加,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也愈发艰难。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下大力气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把有限的资源用到点上。从更新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到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瞄准的都是科学精准,力求避免“层层加码”“一刀切”或者简单化,尽可能将防控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范围缩小。就拿本市立足二十条优化措施施行的新办法来说,严禁采用硬质围挡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临时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小区出现阳性后,封控措施精准限定于单元,且快封快解……既秉持科学精准的向度,也充分保障了居民的权利与生活。
抗疫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体会不同群体的冷暖苦乐和差异化诉求,尽可能想得细一些。要看到,“市民”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疫情防控这样需要全民参与的事情上,只有在摸清不同群体需要的基础上精准施策、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比如同样是集中隔离,有人可能关心集中隔离点的住宿、餐食、设施条件,有人可能关心能否与年幼的孩子同住一屋,有人可能担心家中宠物无人照料怎么办。替群众周全考虑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就能让大家感到贴心方便,进而安心放心,防疫措施才能得到理解支持。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优化细化防控措施,须得敞开大门听民声。比如最近舆论场上对“阳性无症状能否居家隔离”的讨论正热,对于类似探索,不妨鼓励专业人士积极建言献策,贡献可行性的优化方案。坦诚交流、共同努力,共识形成的过程,也是为尽快渡过疫情难关蓄力。
“事不避难者进”。一直以来,大家在积极抗疫、保护生命上是有共识的,一些吐槽针对的并非防疫本身,而是“层层加码”或“一刀切”的不科学做法。一场艰难的硬仗在前,以科学精准提升防控效能,以细心服务凝聚同心抗疫合力,这是我们克“毒”制胜的根本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