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亲情暖心钱包、70万个满减红包、跨境消费新测试……1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11月以来,数字人民币各方消息不少,多地再现突破式进展。在业内看来,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场景已涵盖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政务缴费等多个领域,试点区域也已从一二线城市到全域铺开,相较以往,目前用户可得性和便利性已得到极大提升,后续在大额对公领域及跨境支付领域的试点亦将稳步推进。
完善无障碍、适老化设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近日推出数字人民币新产品“新市民亲情暖心钱包”,在此前推出的新市民专属借记卡“U+卡”基础上,从新市民客群家庭金融服务需求出发,创新设计了基于卡式硬钱包的金融服务新产品。
我国新市民人口约有3亿人,而在新市民的背后,还有留守的家人。邮储银行称,将新市民的家人一同纳入新市民金融服务范围内,通过新市民亲情暖心钱包软硬钱包可绑定并分离使用的特点,将拉近新市民与家人之间的距离,并完善无障碍、适老化设计,缓解老年人、儿童等群体操作智能手机不便等问题。
具体操作上,新市民用户可将自己名下的数字人民币软钱包与“U+卡”进行绑定,日常通过数字人民币App或邮储银行手机银行App操作使用数字人民币软钱包,其家人则可使用与软钱包绑定的卡式硬钱包,来完成日常消费支付,且亲情暖心钱包持有人,可实现在手机没电或无网络等特殊情况下进行支付。与此同时,新市民用户还可远程管理家人持有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及时了解和满足家人所需,为硬钱包实时充值。
“这一新产品主要解决的痛点还是老人和孩子操作智能手机不便的问题”,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评价道,数字人民币产品的不断完善,说明在场景端对不同的领域试点也在实现更有深度的结合,这也将为后续数字人民币全面普及做好准备。
除了针对特殊人群完善产品设计,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11月数字人民币的消息中,也有不少促消费的满减红包活动。例如上海就即将发放新一波数字人民币红包,据悉,上海市政府与7家运营机构(工、农、中、建、交、邮储、招商银行)共同出资4060万元,向在沪消费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发放70万个满108元减58元数字人民币满减红包。目前已经结束报名,11月24日9时起,运营机构将以短信方式通知中签人员。
跨境支付试点提效
11月的各方消息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自11月初深圳发文提出将启动“数字人民币深港消费先行示范技术测试”,面向深港两地居民、面向罗湖全域消费场景,进行数字人民币粤港澳大湾区硬钱包产品研发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李达志11月22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公开表示,香港也会继续全力支持数字人民币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让跨境支付服务可以提速、提效。
据了解,数字人民币深港消费先行示范技术测试主要在深圳罗湖本土特色商圈开展,依托口岸商圈及沿线交通,深度融合港人消费习惯,发挥硬钱包不依赖手机及网络,适合境外来华人士、老人及小孩等优势,未来还可在吃住行、购物等境内消费场景使用,为港人来深“医食住行”支付便利奠定技术基础,这也将助力香港居民更好融入大湾区生活。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伴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的逐步成熟,其精细化的发展特征愈发凸显,新市民亲情暖心钱包针对特定客群开展满足其使用需求的功能设计,是数字人民币践行普惠原则的生动体现,而这一跨境消费新测试则有利于促进跨境交易的效率提升,有助于加强与外部经济体之间的共同合作,同时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
大额对公领域仍有看点
“可以用百花齐放形容”,谈及当前试点,王蓬博如是评价道,数字人民币试验进行到现有阶段,已经从单纯的场景和用户拓展转入到制度和生态建设。在他看来,下一阶段的试验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对数字人民币进行发行管理,从制度上为数字人民币长期良性发展提供保障。未来预计将会持续推动智能合约生态平台的建设,建立和健全信息隔离和处罚机制等。
苏筱芮则预计,数字人民币在开放生态体系的应用能力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仅在小额零售,在大额对公领域及跨境领域的试点亦将稳步推进,而面临挑战方面,一是如何打造过硬的技术能力,能够保障交易过程的安全性以及支付效率;二是如何拓展更多B端商户及G端政务机构接入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以确保其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再者还需加大对数字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通过各类激励措施培养支付习惯,使得活跃用户规模不断积累与留存;此外还要就市场上出现的数字人民币骗局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和巩固数字人民币的地位。
“实际上从功能上来看,随着数字人民币App的发布,试点在C端交互的便利性上已经有了很好的提升,另从行业整体来看,王蓬博则认为,未来还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要考虑后续推广中如何更好发挥数字人民币独有特征,有侧重地去挖掘一些更容易发挥数字人民币特性的场景;另外则是制定出能够让产业各方长久持续受益的分配方案,调动各方参与建设数字人民币的积极性。”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