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灯是城市交通运行的基础,与群众出行和平安交通息息相关。今日,北京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市公安交管部门5年来全面提升交通服务保障水平的措施成效。

5年来交管部门持续推进信号灯“五统一”管理、规模化建设和智能化应用三大工程。截至目前,全市9500余处信号灯已全部接入统一信号控制管理平台,并建立了“一灯一档”健康档案。两年新建1148处路口信号灯和235处黄闪警示灯,使一批市民群众关切热点路段路口信号灯缺失问题得到解决。此外,联合市残联研发无障碍提示信号灯,通过男女声音提示,帮助盲人区分路口过街方向,以及当前红绿灯状态,满足特殊群体出行需求。年底前,这种语音提示信号灯将可扩展应用到500处路口。


(相关资料图)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近年来不断提升精细化水平,在优化交通组织、规划升级信号灯管理、便民服务以及交通事故快速处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50万辆,机动车驾驶员1200万人。面对车路矛盾突出、道路超负荷运转等交通管理难点,市公安交管部门积极落实“慢行优先”交通发展理念。市交管局副局长赵鑫介绍:

先后完成二环路辅路、京藏辅路、马家堡南延等一批慢行系统精品工程,非机动车通行效率提高25%;在全市50多处路口率先实现非机动车一次左转交通组织,非机动车左转用时减少30秒;围绕回龙观、天通苑,CBD等重点地区,综合采取调整交通流线、优化车道设置等方式,动态治理堵点乱点147处,提升路网通行效率。

在规范信号灯管理方面,公安交管部门在全市实现了原有隶属68家产权单位、8224处信号灯的集中统一管理。解决了信号灯缺失、产权分散、故障率高、配时不精细等问题。市交管局科技信息处副处长朱林说:

市公安交管部门还加快了统一信号控制管理平台建设,全市9500余处信号灯已全部接入平台。城六区和城市副中心重要路口联网率95%以上,90条城市主干道实现绿波带协调控制。

为了补齐“有口无灯”的缺口,从2020年开始,市交管部门利用两年时间,按照“应设尽设”原则,新建了1148处路口信号灯和235处黄闪警示灯,使一批市民群众关切热点路段,比如朝阳黄渠东路、石景山七星东街、通州牛样路等路口信号灯缺失问题得到解决,提升了道路安全环境、保障了群众平安出行。

除此之外,交管部门还强化慢行出行安全保障。针对全市行人过街信号灯,特别是医院、学校、居民区周边的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整,对610处行人过街绿灯时长增加13%以上;并在两广路、崇文门大街、平安大街等10余条主干道路路口,修建行人过街安全岛和二次过街信号灯。

市公安交管部门还专门成立了为民服务中心,不断优化线上线下交管服务。市交管局副局长赵鑫说:

丰富线上业务办理,推广网上自助办理。今年,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创新机动车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推进出厂预查验试点,试行下线即查验,出厂即挂牌模式,探索推出车辆保养、年检一体化服务。

2020年,市公安交管部门依托“互联网+公安”警务工作模式,联合北京银保监局,专门成立了“远程易处理中心”,通过线上语音或视频的方式对交通事故进行远程处理。市交管局事故处处长于海涛说:

无论是机动车之间,还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都可适用这种模式。全市6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可通过此模式处理。实现了1分钟接警、5分钟挪车,做到了轻微事故掌上办、接警即处马上办、警保合作一站办。让群众少跑路、少等待,让处理更高效。

此外,在整治净化交通环境方面,公安交管部门优化勤务运行机制,组建800人专业铁骑队伍。铁骑警务运行两年来,及时处置路面警情19.7万起,整体处警效率提升3倍,二环路等重点区域高峰时段处警平均用时下降45%,街面掌控、应急处突能力进一步增强。此外,交管部门强力整治酒驾、涉牌、大货车、占用“四道”等严重违法,先后推出多个专项行动,持续营造高压震慑态势。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交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交管部门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和专业运输单位,深入单位落实监管责任。同时,动态开展隐患排查,累计治理道路安全隐患和事故黑点810处,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全市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逐年递减,从2017年的2.33降至2021年的1.6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