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最近,俞敏洪逆风翻盘之作“东方甄选”直播间让直播带货界一众网红惊愕不已,看似已到“天花板”的直播带货,没想到被“门外汉”俞老师带出了新热度和新高度,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吆喝叫卖式带货的降维打击。从当下提振消费的大背景看,将文化知识型消费场景引入直播带货领域,无意间创造了一种以文化传播为介质的直播销售模式,由文化的“破圈”引发了消费的“出圈”。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已成为当前稳定经济大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当下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时长增长明显,且呈日常化趋势。江苏作为文化大省,文化资源丰富,用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消费需求,具有天然优势和充足动能。

今年5月以来,为提振消费市场活力,我省各地推出多项政策和商业活动,文化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比如,扬州举办皮市街咖啡文化市集、仁丰里民俗文化节、珍园街区绿扬市集等活动,将古代文化融入现代经济,打造消费新热点。在南京,汽车文化给一些人筹办“后备箱集市”带来灵感,活跃的交易增强了人们创业创新的信心。

在产品中注入文化元素,可以凸显独特性,提升消费辨识度。文化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在于搭建不同场景,将消费者的需求与相关文化形成价值连接,扩大消费需求的边界。就如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可以在英语公开课的氛围中提供关于牛排、大米的消费建议,消费者由此获得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体验,即是文化“破圈”传播带来的功效。

文化与商业融合,既丰富了消费的内涵与体验感,也迎合当下更高层次的消费理念与需求,因此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在后期转化成消费势能,最终为消费“出圈”提供重要推力。

以文化促消费,也并不只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权宜之策。基于社交网络所驱动的新消费近年来快速崛起,年轻人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引领新的消费趋势。一些看上去没啥卖点的商品,可能因为一部电视剧的爆红或一起网络事件的发酵,在年轻人中迅速“爆单”。所以,如何以先进文化“破圈”传播,促进年轻群体形成正向的价值观、消费观,也就不但是单纯的消费问题,而且是需要加强引导的社会课题。

让消费注入更多先进文化要素,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应作为顺应消费趋势、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引导新消费群体成长而打出的一套“组合拳”。(张晨 张先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