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丹寨汞矿工业遗址,像是打开了时光隧道大门。苏式风格、近代工业风格建筑沿河分布,厂房、学校、医院、百货大楼、健身房、电影院、图书馆等设施遗址保存完好。颓败的一砖一瓦与道路两旁繁茂高大的梧桐对比鲜明,都在展示着那个被尘封的繁盛时代。
(资料图)
丹寨汞矿厂位于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境内,随着矿源枯竭,1990年停产,成为遗址。
据介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该厂鼎盛时期,各类技术人员达到九千多人,加上家属,达一万五千多人。汞产品远销亚、欧、美等地区。
“那个时候啊,县城有电灯的都没几家,我们周边几个村寨搭了厂里的便车,村里点上了电灯。把其他村寨羡慕得哟。”丹寨县龙泉镇高排村村民蒙兴洪今年59岁,回忆起那个时期,满脸的自豪。
这里曾是丹寨最热闹的地方,被当地人称“小香港”。附近的村民购物、逛街、上学和看病都要来这里。后来矿产挖完、停产后很多人都搬走了。
繁华落尽,人去楼空,留下了7处遗留的弃渣场。
据史料载,丹寨县矿产资源开采及冶炼最早始于明清时代,清乾隆二年(1737年)。1952年,建立国营丹寨水银厂,1990年停产。由于历史原因,矿产资源采冶过程中遗留了大量汞和铅锌废渣。
“十三五”以来,丹寨全面启动历史遗留废渣治理工作,丹寨汞矿厂历史遗留汞渣治理累计投入5050万元,取得了积极成效,废渣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坚持废渣治理与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和为民办实事相结合,该县将生态修复形成的生态景观与自然风光、汞矿工业历史遗迹景观及乡村振兴相融合,助力修复治理区域生态品牌价值实现。
2008年,该遗址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昔日的废旧矿山遗址,如今绿植成荫,鸟语花香。
记者在采访时,碰巧遇到前来采风的一行人。其中一位在厂区长大,在这里上学,直到厂区停产,大家各奔东西。
“我们俩是好朋友,他经常跟我说起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说那里很美。”指着身旁在这里长大的朋友,同行的秦汉说道:“原本是想过来拍些建筑回去搞创作,一到地方触景生情。我们俩的童年背景相似,这些年在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对工业遗址开发也有接触。这里曾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工业板块,此刻看到一片废墟,确实令人感慨。这里有一代人的童年和青春记忆,承载着几代人共同的回忆。”
有人离开,也有人坚守。今年54岁的杨世贵一直在这里守护遗址。杨世贵的父亲是汞矿的工人,他自己也曾是一名冶炼工人。他说:“大部分时间里,遗址里空无一人。”
随着这几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当地进行的旅游开发,慢慢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节假日时,年轻人的身影就更多了。
“有来拍抖音的、有来拍电影的,有来采风写故事的。”杨世贵说。
这几年,不断有电影和节目前来取景,最有名的就要数《地球最后的夜晚》。随着电影的走红,前来探访的年轻人多了起来,加上距离厂区下游2公里的排廷村的瀑布引流。游客渐渐增多,村里有人开起了农家乐。
然而因为设施局限,旅游淡旺季明显,总是热闹一阵又变得稀落。
目前,当地政府正在构想将遗址打造成工业遗迹博览馆,挖掘景区红色资源,打造国防教育、红色教育基地。
该县的招商引资介绍资料中提到:通过汞矿文化的特点,做强特色旅游、增强文创体验功能,完善配套服务、增添风情居住等城镇功能,推动智慧科技在片区管理运营中的应用,打造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环境宜人、配套完善的新型工业旅游小镇,打造丹寨工业旅游基地和文创体验中心。
招商引资的消息引来好多投资公司考察,村民们也希望项目尽快落地。今年74岁的王治新,20出头就从周边村寨搬到这里落户,目前在遗址周边经营一家小卖部,为过往游客提供些饮料和面包。回忆起往日的繁盛场景,王治新不免感慨,他说:“以前能够到这里来,那是人人都羡慕的事,即使现在停产,汞矿在外名气依然很大。周边的村民都希望能够引进大公司来投资,以另外的方式重新带活经济。”
秦汉和他的朋友得知这个消息,也很高兴。他们说:“希望在开发景点的时候,能够兼顾工业文化和情怀,为我们留住乡愁。留住这么好的山和水,我们还可以回来看看。”
时间流转,人来人往,一直坚守这里的杨世贵师傅,依然热情接待着每一波游人,他嘴角上扬,乐此不疲地重复着心中那段繁盛往事。他说:“以后要是开发成景点,我希望可以成为这里的一名导游,和大家继续讲这里的故事。”
旁边的人附和道:“那肯定啊,还有谁比你更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故事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光燕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张婷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