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老照片已经泛黄,50年峥嵘岁月映入眼帘。

走进贵阳市白云区档案馆,翻看白云区的历史:以铝为代表的重工业,让“高原铝城”的印记延续至今。

贵州铝厂汽修公司一车间老厂房。(白云区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图】

1973年6月7日,随着贵州铝厂等企业的扩建,为做好工矿区服务工作,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白云区行政区划建制恢复。

今天,一张张为“纪念白云区恢复行政区划建制50周年”征集而来的照片呈现出来,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清晰……折射出白云区50年来,从工矿区到城市次中心再到省会城市新中心的沧桑巨变。

进与退:老工业基地的变与不变

6月1日,傍晚。

晚饭后,60多岁的张大爷照例来到白云区贵阳302工业原址文创产业园,眼前斑驳砖砌厂房的涂鸦、铝矿煤料空中运输通道改造成的花园长廊、高原铝城时光博物馆里老物件散发着历史的魅力……

“变了,一切都变了。”作为老铝厂的退休工人,张大爷凝视了许久。

白云区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探索生态文明高水平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形成了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一体的城市体系。图为白云区泉湖公园一角。陈超摄

白云区在原贵铝氧化铝厂旧址上,设计建起了全省首个在工业原址基础上建设的文旅文创综合体——贵阳302工业原址文创产业园项目,如今不仅成为白云多元文化的新经济场景,也成为年轻人潮玩、潮拍的网红打卡地。

而在白云经开区的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里,印刷锡膏、贴片、焊接……生产线运转有条不紊,一台台数控机床与一只只机械手臂高效协同,从印制、贴标、码垛到封装,一气呵成。

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仪表车间,工人正在生产线上作业。 何晓璇 摄

运用大数据推动技术创新,是贵阳永青在控制器领域配套拓展推出新产品、新技术领跑新赛道的“制胜法宝”,更是白云区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产业振兴换来的华丽转身。

2017年,贵州铝厂响应“退城进园”号召,传统产能逐渐退出城区。“贵铝的搬迁,是环境容量的新选择,搬迁不仅可以借机实施技术升级,还能适度扩大规模。”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冀平清晰地记得以前“挤”在老城区的情景:落后产能集中、基础设施老化……

白云区立足特色产业优势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和资源的路径依赖,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加速与数字经济融合,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贵州嘉盈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生产新能源、锂电池、5G配套电池、无人机电池为主。白云区加快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项目全面落地建成。陈慧摄

从那时起,白云区加大招商引资助力“腾笼换鸟”,按照链式发展的思路,吸引培育壮大嘉盈、比亚迪电池、铝精深加工“100亿级”,及娃哈哈、康师傅、贵州泉、吉利发动机项目等“50亿级”主导产业,加快景宏工业园、铝及铝加工基地等老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推进嘉盈二期、联东U谷、钜成5G等工业项目建成投用。

在关键处落笔,以“南融、中提、北进、东联、西优”发展战略为抓手,白云区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生态食品为特色产业的“一主一特”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铝精深加工“两关注”产业体系,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产城联动发展新格局。

位于白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内,工人在发动机生产线上作业。何晓璇摄

近年来,白云区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延长产业链、研发新技术、转变发展思路……进退之间,走上了一条增长与转型同步、生产与生态和谐、发展与民生共进的跨越之路。

破与立:结构调整培优产业集群

“一天三顿饭,全靠铝吃饭”曾是老百姓对白云区经济结构的诙谐调侃。

作为一个因铝而建的工矿区,多年来,丰富的铝资源为白云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面对产业结果单一、发展活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传统产业占比高等短板,白云区瞄准:转型发展!

时针拨回2003年,杭州娃哈哈集团在白云区建设贵阳娃哈哈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成贵阳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并引进了制瓶、灌装、包装全自动一体化生产线,成为区域食品生产的龙头企业。

这开启了白云区特色食品产业的集聚发展之路。

政策叠加,服务精准,白云的优势条件为特色食品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产业落地条件。

看好白云发展前景,康师傅、燕京啤酒、贵州泉等头部企业前来“抢滩”布局,构建了白云饮料大牌矩阵。

从“无中生有”到“锦上添花”,白云区特色饮料食品产业的集聚发展,描绘了一幅投资兴业的“热图”。

“无中生有”催生新业态,“锦上添花”赋能老传统。产业分工互搭互补、创新生态共生共荣、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条件平台共建共享的产业生态,为白云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有力的筹码。

城市重生,源于凤凰涅槃式的结构再造。

“腾笼”换得“俊鸟”栖。白云区用“空间”换“发展”,清退低质项目,盘活低效用地,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集群集中,为产业转型、动能转换腾出了发展空间、腾出了环境容量、腾出了资源要素。

在总投资约20亿元的恒信汽车西南总部基地,机械轰鸣、焊花飞溅,吊车高耸挥舞长臂,施工人员们抢抓工期,全力以赴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满负荷工作。恒信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杜莹莹表示,项目建成后5年累计销售收入将达到108亿元以上,累计税收2.1亿元,提供超过1500人的就业岗位。这是白云区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盘活存量用地的典范。

让闲置土地“动”起来、“沉睡”资源“醒”过来。白云区创新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把“黄土地”转化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金土地”。数据显示,两年来,共盘活闲置土地826亩、闲置厂房47.08万平方米,大幅扩宽了园区发展空间,为项目落地争取更多空间载体,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能变革。

新兴产业“无中生有”,传统产业“锦上添花”。在一“破”一“立”之间,白云构筑起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加与减:迈向现代城市经营

50年的不懈努力,白云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2.17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排名全市第2。

白云区被誉为“中国西部风筝放飞之乡”。图为42支国内外风筝队亮相2023贵阳白云国际风筝会、全国风筝邀请赛暨贵阳白云第十四届风筝节。 陈超 摄

2022年7月30日,“爽爽贵阳·品质白云”——白云区全新城市IP形象正式发布,这意味着经过50年的发展,白云区迈向现代城市的经营。

梵华里商圈、云城国际学校拔地而起;生态美环境优的村庄星罗棋布;百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白云区用品质挖掘城市生活的活力,做好产业加减法,布局升级高起点,通过不断投入创意与资源的实践,找到白云区品质生活的原动力。

白云区的梵华里开启了白云首届“彩色跑”。何晓璇 摄

服务效率做“加法”。白云区通过优化升级“7×24政务服务站”提供智慧自助延时服务,办事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站就能获得随时办、智慧办、自助办的政务服务,将繁琐的程序留给自己解决,对外给群众提供高效的服务,构建审批服务的“加速度”。

审批事项做“减法”。在优化制度供给层面,白云区不遗余力,“最多跑一次”已成为简政放权的突破口。通过“视频办”“智慧办”等方式多举措持续深化“一网办”改革,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真正做到了“一窗式受理、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如今的白云区,绿意盎然,市民宜居,是令人向往的生态文明之区。图为市民在泉湖公园内游玩。 吴浩 摄

生态容量做“加法”。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实现“河长制、段长制、湖长制”全覆盖,森林覆盖率达45.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100%;常态化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森林管护率达100%。

污染治理做“减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白云系统谋划、一体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加强靛山、青山、云雾山生态修复,森林覆盖率达45.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

白云十五小的同学在上兴趣课。芦晓娟 摄

民生温度做“加法”。以“一圈两场三改”为契机,全力推动高品质现代化教育和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不断为民生“加码”、让幸福“加速”,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品质白云越来越有温度。

移风易俗做“减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切入,向陈规陋习宣战,通过组织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组建乡贤“五老”宣讲队、建立“红黑榜”等有力举措,破除陈规陋习,提倡新事新办,使新时代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白云区重要的绿色屏障,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理想的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森林运动的良好场所,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前往游玩避暑。 潘德玉 摄

“发展路上,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白云区委书记步岚表示,白云区将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作为主抓手,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定不移“强省会”,在“强省会”新赛道上加快建设省会城市新中心,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丽华 袁国彬 罗文福

编辑 徐然

二审 陈发文 吴一凡

三审 闵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