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20日,《中国日报》旗舰版头版图片导读转6版整版、国际版5版整版刊发关注“多彩贵州·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 ,刊发《Bridges help Guizhou live the high life(贵州:万桥飞架助推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的“黄金十年”里,贵州实现了从“地无三里平”到高速平原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桥梁博物馆”。具体报道如下:

《Bridges help Guizhou live the high life(贵州:万桥飞架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为解决缺水难题,“时代楷模”黄大发30年前带领200多名乡亲,克服重重困难,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近万米的“天渠”。眼下,在渠的上方,一座大桥跨越高山峡谷,为偏远山乡带来新的生机。大发渠特大桥是仁遵高速公路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桥梁全长1448.5米、主跨410米,大桥地处峡谷之间,地势险峻,属施工难度极大的桥梁,于去年12月15日正式通车。

仁遵高速项目办党支部书记、主任徐应禄介绍:“这条双向六车道的城乡‘大动脉’将使沿线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农产品外运更便捷。同时将进一步加强黔北地区和川渝的联系,对推动遵义市、仁怀市同城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天渠”之上,“天桥”飞架,88岁耄耋老人黄大发的愿望也照进了现实,“现在村里有水、有电、有路!高速通了,越来越多的人会来团结村,看我们家乡的变化,这样我们的经济就逐步地提升了。”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表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交通畅通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截至2021年底,贵州在建和已建桥梁共 29660 座,其中高速公路 桥梁15572 座;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49座在贵州;世界高桥前10名中,有4座在贵州。跨越赶超的“黄金十年”里,贵州实现了从“地无三里平”到高速平原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世界桥梁博物馆”。

来源 中国日报

编辑 张良胜

二审 吴一凡

三审 刘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