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记者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悉,面对新冠病毒感染首波高峰的冲击,有这么一群“学生兵”,他们与贵中医大二附院医务人员共同坚守临床一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践行了”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医学生誓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热情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他们有话说。

2020级专硕研究生罗丰:没有理由退缩,没有理由懈怠,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我们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资料图】

罗丰刚从重症医学科轮转结束,他深知疫情前线,每位医生十分不易,他们拖着生病的身体,仍坚持着职业操守的底线,为了更多的病人恢复健康,坚持在一线岗位,不怕困难。

罗丰说,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名住院医生,他在科室认真接收每一名病人,从检查到治疗,每一个环节都认真、一丝不苟。每天上班,罗丰都会提前到15分钟,仔细查看病人前一天的检查结果以及指脉氧情况,评估病人的病情变化,制定用药方案,待上级医生查房时汇报自己的方案查漏补缺,更好的为病人负责。同时作为一个住培医师,很荣幸能与敬重的带教老师们一起并肩战斗,这是医学生涯难以忘记的一段经历,也是今后学习工作的宝贵经验。

2020级专硕研究生袁雪梅:病毒面前、愿寒冬不寒,温暖依旧,天涯咫尺、你我皆平安。

袁雪梅目前轮转该院风湿免疫科,她说:自己作为医学生,就应该趁年轻多学点医学知识,学医本身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贴近临床,多和患者沟通,才能在临床的摸爬滚打中淬炼自身。

目前正值冬季,是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老年患者,自身基础疾病偏多,合并新冠肺炎感染的同时要时刻监测指脉氧的数值,患者很容易出现缺氧导致呼吸困难,因此管治病人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多看病人、多问病人,与患者做好充分的沟通。遇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我们要做到快速诊断、甄别、评估,用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操作,最大程度的为患者着想。

袁雪梅说,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学生,更是一名临床大夫,医学是神圣的,更是需要吃苦耐劳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今后的医学道路贡献出一份力量。

2020级专硕研究生罗泽红:平凡的我,愿尽己所能,同大家一起,直面病毒,共渡难关。

罗泽红目前轮转风湿免疫科,看到敬重的师长被病魔折磨倒下,却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毅然决然回来,作为一名医学生,应该同大家一起,每天她不断穿梭在病房,监测患者氧饱、心率等,教患者做俯卧位通气,及时查看报告,评估病情、积极处理,对于危重患者,做好交接班工作等。

2020级专硕研究生李利:冬天纵然寒冷,春天的脚步也不会延迟,病毒终会战胜,让我们一起静候春暖花开。

李利目前轮转针灸科,2022年12月中旬,感染新冠肺炎后,她出现了发烧、咳嗽、头痛,由于症状较为严重,暂时申请了居家隔离,3天后,症状缓解的她听闻科室现在人员紧张,她立即返回科室参与了临床工作。收病人、开医嘱、写病历、做治疗,履行自己曾经许下的医学誓言。由于科室人员缺少,除了处理病人,有时还需要跑去药房拿药等等,这一件件小事也让她每天忙碌穿梭在病区。

李利说:选择坚守岗位继续规培轮转,一方面能够学习和积累防疫抗疫的临床经验,另一方面能够贡献自己微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好螺丝钉的作用!

2023年1月4日,贵中医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平常而又忙碌的一天,白班刚刚收治完病人,下午5点,二病区六床家属和护士的呼救声传来,“快点,6床不行了”。

万炳山,雍波,郭箐三名住院规培医师飞速来到了病床前,在上级医师的指挥下,规范而有序的开始抢救:胸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通气,呼叫麻醉科气管插管,记录抢救过程……一个多小时后抢救刚告一段落,24床又出现了生命体征不平稳、氧饱和度下降,心肺复苏、球囊辅助通气、气管插管……反复多次抢救,一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病人才稳定下来,拖着疲劳的身体去休息。

第二天早上8点,三个年轻的医师又开始忙碌的一天。

万炳山,雍波,郭箐,三位住院规培医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贵州中医药大学年轻医师、优秀学子的风采,在考验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实干中磨砺本领才于,在奉献中绽放青春之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梦怡

编辑 周婷

二审 朱梦怡

三审 徐元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