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在贵阳市花溪区南溪苑社区生活垃圾收运点,身穿绿色马甲的二次分拣员王大玲早早来到岗位,认真检查收运点的垃圾桶,手持分拣工具,将分类不精准的垃圾分拣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中。


(相关资料图)

“一次性纸杯扔要进可回收垃圾桶哈,就这个蓝色的桶,如果是电池电灯泡这些,就要扔进有害垃圾桶,防止污染环境。”一天下来,不时有社区群众来丢垃圾,王大玲一边收拾着卫生,一边借此契机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承担起“宣传员”的职责。

在南溪苑社区,如王大玲这样的二次分拣员共有5名,负责全社区的5个收运点的垃圾分拣工作。他们均是通过社区帮助在公益性岗位上工作的搬迁群众,上岗前接受了系统的垃圾分类培训,在分拣同时还要承担居民“一次分类”的帮助指导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以绿色发展守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家园,垃圾分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确保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花溪区南溪苑社区围绕垃圾分类优化工作机制及宣传方式,修建垃圾收运点、组建“二次分拣员队伍”、走家入户开展宣传,努力营造“学习分类、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养成“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良好风尚。

负责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南溪苑社区党支部纪检委员陈昌海告诉记者,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群众需在家进行“一次分类”,第二步由分拣员进行再次检查分类及督导,第三步则由专业公司进行集中收运及处理。

“这其中,承上启下的‘二次分拣员’岗位尤其重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更精准、更优化。”陈昌海告诉记者,南溪苑是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老年人和小孩较多,对在家中自行“一次分类”难免不够熟练,往往需要“二次分拣员”的精准帮助指导。

而通过收运点的“二次分拣”,不仅让群众更掌握相关知识,还实现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精准分类,而这些从其他垃圾里分拣出的可回收物,均由分拣员统一收集到社区可回收物暂存间,更好的配合专业机构的垃圾分类运输与处理工作。

精准、专业、高效……在南溪苑社区,“二次分拣员”的存在,让社区生活垃圾二次分类有了“守门员”,让参与垃圾分类的群众有了面对面的“讲解员”。这支“绿马甲”带动社区群众从一开始的乱投乱放,到如今学会了精准投放,环保意识正在逐步提升,社区环境一路向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