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资料图)
今年9月,有保险公司推出了一款“悦宁宝”产品,主要针对特定传染病,特别是当下流行的新冠病毒。不少人将之称为“阳性确诊险”:在患者确诊感染新冠后,可获得保险金、住院津贴等赔偿金。
11月,成都有多位市民购买了该款保险。不料,防疫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11月下旬该款保险产品全线下架。不过,原来购买了这个保险的市民还在保险有效期内。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确诊后能否成功理赔?“确诊险”为何下架?医院方能否出具相关证明?如果都去理赔,保险公司扛得住吗?封面新闻记者展开了调查。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有多位市民购买了该款保险产品。市民张女士于11月23日在朋友的介绍下投保,“当时觉得价格不贵,保一年,赔偿金也不低就买了。”当时,张女士通过购买的二维码扫码付款,按照出生日期、保额、住院津贴额度选择后,花了93元投保。
据了解,该项目于投保15天后生效。
12月9日,张女士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烧等症状,通过两次抗原测试显示阳性。“没想到买了确诊险,还真的糟了。”张女士说,自己身体感觉还不错,就自己吃药,并没考虑就医。但想到自己购买了确诊险,决定去医院开具证明。
12月10日,张女士来到成都市三医院,挂了发热门诊的号。“全程不需要健康码、核酸等,就可以直接进医院。”发热门诊门口,已经很多人排队,还有坐在凳子上等待的。当时队伍就排了20多米,但是张女士排了40多分钟,几乎没有动过。
由于当天天气较冷,张女士怕自己病情加重,没有再在发热门诊排队,而是选择去做单检核酸。
核酸结果显示为阴性,张女士也感到纳闷。“我现在也不清楚怎么才算确诊,哪里可以开证明。”由于她没有“阳性确诊”的证明,她也不知道如何找保险公司理赔。
12月12日,封面新闻记者搜索“悦宁宝”,发现在今年9月到11月期间,多个保险类公众号和网站都在推广该产品。
记者了解到,这款产品的保障主要包括:特定传染病,包括确诊津贴、住院津贴和身故。承保年龄为3-70周岁,保障期1年,等待期15天。
通过保险数额选定,最低投保金额为27元,确诊赔付1000元,身故赔付10万元,住院津贴50元;最高投保金额115元,确诊赔付5000元,身故赔付30万元,住院津贴300元。
有保险类博主在推文中表示,该确诊险价格不高,值得购买。首先,产品投保门槛低,无职业类别限制,无论是一线医护人员、外卖快递小哥,还是学生均可投保。也没有健康告知和地区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满足年龄要求,3-70岁人群均可投保。
同时,病种覆盖广、保额高,覆盖目前甲、乙类27种传染病,当然也包括目前流行的新冠。
但该产品从推广到下架,没有超过3个月时间。
11月下旬,“悦宁宝”全网下架。封面新闻记者搜索多个购买链接渠道,通过扫描二维码,均显示页面无法跳转。有人称,是因为确诊人数上升,导致产品理赔暴涨,保险公司被迫下架产品。对此说法,封面新闻记者联系了保险公司官方客服。
官方客服表示,该产品确实属于下架状态,至于下架原因,客服也不清楚,“就是通知没有售卖了。”客服称,如果投保人确诊后,可拨打报案电话,由专人引导投保人准备理赔材料。对于理赔材料中是否包含确诊证明,如何证明确诊,客服人员未做明确答复,称都交由报案后的专员处理。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后,核酸检测点位减少,点位排队人数较多。张女士疑惑,除了医院开具就诊证明、检测核酸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是只有医院能做这个事,就诊压力也大,我们轻症也不想去耽误病情重的人。”
记者就确诊证明由谁开具这一问题搜索了多方信息发现,关于市民应该去哪里开具确诊的证明,尚未有明确规定。
今年6月,上海市闵行区的姜先生也购买了类似的保险,在理赔时遭遇了开证明“踢皮球”。疾控中心与街道办都未为其开具确诊证明。
根据医院相关规定,在医院就诊后,院方有义务开具证明。“其实这个也很矛盾,我都没去看病,怎么开就诊证明呢?”张女士说,其实除了保险理赔这一需求,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证明自己“病了”或者“没病”的需求,但疫情期间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她也并不想占用医疗资源。
“我希望通过我个人的经历,呼吁相关单位,为大家提供便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