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事关人民安危和发展大局,能够为这样的事业奋斗,是我的荣幸。”长期从事洪涝灾害预警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的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胜,这样解读他对这份科技创新工作的执着。

2000年,李胜与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成立东方世纪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初衷是创建一个可监测全国汛情旱情的预警平台。

然而,研发工作的难度超乎想象,背后是这个团队十多年的坚守。


(资料图片)

李胜(右三)。受访者供图

直到2014年,困局打开。那年9月,“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启动,这给李胜团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经过7个月激烈比拼,李胜带领公司开发的“东方祥云”平台从全球8615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得最高奖——“云端大奖”,整个团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东方祥云”及其系列产品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将防汛抗旱工作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预警:完成汛情监测预警“一张图”全覆盖,2分20秒即能实现全国670余万计算断面72小时洪水预报,成为自主可控的全国产化洪水预报系统,为国家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预警信息早发出一分钟、多传播一个人,都对挽救生命有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李胜说,“东方祥云”能将中小流域山洪提前1至4小时预警,大幅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018年,助力贵州省成功应对6·19大洪水等11次暴雨洪水侵袭,帮助提前转移群众1.63万人;今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部门利用“东方祥云”共发送预警信息28万条,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了历史性极端暴雨下的山洪灾害零死亡。

2019年,根据应急管理部的任务安排,该公司仅用40天时间就完成了需要2年研发周期的研发任务,成功开发出“全国防汛抗旱态势分析系统”。数据显示,2020年,面对洪涝灾害多发态势,仅防汛抗旱态势分析系统平台就累计提供洪水预警69万余条。同年6月,该平台提前10小时预测预警连接贵州和四川两省铁路轨道遭受淹没的风险。

今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的6.8级地震,立即触发“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态势分析系统”,系统在18分钟内向应急管理部等相关单位发送了地震中心周边5公里、10公里、20公里、50公里不同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学校、危险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医院、救援力量、物资仓库等重要设施相关信息。对该区域的实时雨情、水情以及未来3天的区域降水预报进行综合分析,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李胜(受访者供图)

二十年来,李胜深耕水利信息化行业,他领衔打造的“东方祥云”大数据平台,集气象、洪水、旱情态势分析和监测预警功能为一体,在以3名院士为主的全国专家组评审意见中,获得了“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度肯定,为全国水利信息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李胜带领的公司团队技术和预警、预报、预演和预案“四预”要求契合度很高,能满足智慧水利建设在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预警预报、水库联合调度、洪水推演、三维模拟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需求,公司服务范围扩大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1个市、1803个县的政府部门。

创新永不止步,李胜认为预警的技术和普及度还有提升空间:“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升级,通过数字赋能,强化多灾种联合减灾能力,为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注入科技力量;统筹考虑减灾与兴利,探索洪水资源利用规律。”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深感荣光,也深知责任重大。我一定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和使命。”李胜表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郑洁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