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名片

冉勇,1980年8月生,铜仁德江人,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高级工艺美术师,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收藏家协会理事,铜仁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铜仁市首批“三名”工作室主持人,铜仁学院校外教授。


【资料图】

>>>>>>>>>>

“黔中砥柱”古沉木

镇馆之宝档案

“黔中砥柱”古沉木

长18米,直径1.99米,重16吨,碳化年限5000年。

古沉木是由于地壳变迁,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素使古森林倒埋于古河床低洼深处或者淤泥里,在缺氧、高压以及弱酸、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环境下,历经成千上万年缓慢炭化而形成,颜色光鲜,细腻光滑,致密耐腐,具有特殊香味。埋藏时间长的古沉木会明显“碳化”,呈现出乌黑的颜色,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冉馆长,您好!如果请您推荐一件镇馆之宝,您认为哪一件最适合?

“黔中砥柱”古沉木

冉勇:如果要我来推荐,我认为这件长18米、直径1.99米、重16吨,名为“黔中砥柱”的古沉木才能算作我们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经过专家检验确认,这件古沉木为秋枫,碳化年限已有5000年之久。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馆内有不少做工精致、有一定年代的傩戏面具,为什么会推荐一件古沉木作为镇馆之宝?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冉勇:这件阴沉木既见证了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和人文风情的历史,也见证了这间博物馆的兴起。

我学的专业是中国画,曾经在县民宗局工作。2011年,我成立了德江县傩缘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文创产品研发、旅游景区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等工作。一直以来,我对傩文化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在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基于德江的傩堂戏文化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为了更好体现傩面具的品质感和历史感,我经常去乌江边的村寨里收人们打捞上来的乌木,这件古沉木就是当地村民从乌江里打捞上来的。

德江县傩缘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创作的傩面具文创产品

我原本想用这件古沉木来打造一批高品质的面具,但将它运来后又舍不得了。无论是从它的完整性还是碳化年限来看,这件古沉木都是不可多得的。那时,我们公司的场地还只是在一个简易棚内,古木运来后占据了棚里的大部分空间。此后的10余年里,它一直陪伴着我们,公司搬到哪里它就被运到哪里,它不仅见证了公司的发展,也见证了我们对傩文化的一步步探索、发掘,更见证了这座博物馆的建设。

德江傩堂戏博物馆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作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古沉木有哪些方面的重要意义?

冉勇:我们都知道,古沉木是需要结合各种特殊条件,并经历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沉淀才能形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经历数千年洗礼,这件古沉木的形成有力地佐证了乌江流域漫长的生态文明历史。从传统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这件古沉木可被视为坚持传统的精神象征,展示了我们德江傩堂戏的文化底蕴。

博物馆收藏的古傩面具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您建立傩堂戏博物馆的初衷是什么?这座博物馆的藏品都是从何而来?

冉勇: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这10多年里,我们长期深入村寨搜集与傩堂戏有关的点点滴滴。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收集了古傩面具318面,古傩画案236张,傩戏唱本58册,傩文化图书439册。此外,我们也在德江各地寻找傩师,将他们邀请到公司来包吃包住2个月,请他们完整演绎自己掌握的所有剧目,拍摄了傩戏视频60多套,记录了德江傩戏文化的起源。

博物馆收藏的画案

正是因为收集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萌生了成立博物馆将这些文化进行梳理、展示的想法,傩堂戏博物馆由此而来。博物馆于今年5月18日开馆试运行,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收集傩文化相关藏品2000件,制作完成德江傩堂戏数字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分为德江傩堂戏文化文物收藏展览、傩文化图书馆、傩戏演艺体验馆、乌江奇石文化展览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体验馆五个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多元化、具有互动性的展示展览方式,将德江的傩堂戏文化进行活态传承,不仅能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也对傩文化进行长期收藏、梳理、传承。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下一步,傩堂戏博物馆将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

博物馆收藏的古籍

冉勇:这10多年来,我查阅大量资料,并对傩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收集,这让我对傩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傩文化并非单纯是人们所理解的“鬼”或“神”的仪式,而是一代代生活在乌江流域的人类对生存智慧的总结,包含了生产生活、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结晶,传递了许多前人总结的真理。目前,我计划将傩文化图书馆进一步打造和完善,将收藏的相关文本、书籍、古籍等进行梳理,制作电子档,打造云图书馆,从而形成一个全国傩文化的资料中心。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展陈、展示,将古人的生存智慧向现代人进行完整、正确地展示,让人们真正理解傩文化的由来、价值和意义。

>>>>>>>>>>

德江傩堂戏博物馆打卡攻略

馆址:贵州省德江县城北木艺文化创意产业园B区6号楼

开馆时间:全年开放,每天9:00—17:00

交通:从贵阳乘客车至德江县城,乘坐出租车可达北木艺文化创意产业园。

>>>>>>>>>>

相关链接

馆长为镇馆之宝打Call︱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馆长郑秀敏:贵州鱼龙化石,打开一封2.4亿年的无字天书

馆长为镇馆之宝打Call︱黔西南州博物馆馆长龙虎:东汉铜车马,惊艳岁月的艺术珍品

馆长为镇馆之宝打Call |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马丽亚:黑底红黄花草纹漆花皮甲

馆长为镇馆之宝打Call | 镇远县博物馆馆长吴高爽:“天字一号”钢锭开启中国近代钢铁重工业先河

馆长为镇馆之宝打Call︱正安县博物馆馆长田茂国:春秋时代青铜虎钮錞于及其他

馆长为镇馆之宝打Call︱杨粲墓博物馆馆长黄峥嵘:墓室本身,就是镇馆之宝

馆长为镇馆之宝打Call |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玄宗投龙简,一段家国传奇

栏目策划/李缨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视觉/实习生 李开祯祉

编辑/陈江南

二审/赵相康

三审/李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