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互通市政道路“一轴五环九横十纵”,到铁路网络“一环四射”“一主多辅路”,再到轨道交通S1、S2、S4、G1,贵阳市域环城快铁全线开通运营……持续织密的交通“大动脉”,让贵阳贵安两地居民、投资者往来频繁,人流、物流、资金流双向涌动,为贵阳贵安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奠定坚实基础。

咬定目标、精心谋划。贵阳贵安正把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与“强省会”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强城镇,全面提升城市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进一步增加群众“三感”,为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新的活力。


(相关资料图)

在“治本”上动真格

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构建“六大体系”上聚焦发力:加快构建协同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按照“城市中轴贯通、东西两翼协同、南北双向拓展、组团分步推进”的城市发展格局,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打造贵阳至贵安“半小时”通勤圈,推动水、电、气等成网配套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贵阳贵安优势产业错位发展,大力发展贵阳市“六大新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数字产业、健康医药产业)和贵安新区“五大重点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促进贵阳贵安交通、人口和产业等要素高效集聚,推进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均等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目前,贵阳市已全面承接贵安新区社会管理事务;加快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体系,不断提高贵阳贵安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在“转型”上下功夫

聚焦做足“园”要素,高标准打造“千园之城”升级版,实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相融;聚焦做优“城”要素,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构建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聚焦做通“路”要素,大力实施轨道交通和骨干路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街巷路相互呼应、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聚焦做活“房”要素,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在“提质”上做文章

改造提升后的青云路步行街让浓浓的“烟火气”与“文化味”碰撞出新的生机;地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中央区域的月亮湖公园,在提供多样化的游憩服务及完善的配套设施的同时,有效提高科创城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出台《贵阳贵安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攻坚实施方案》,明确以“干湿分类”为重点,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目标……贵阳贵安从精细处入手,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持续增强城市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

“城镇化是我省最大的内需潜力,必须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做强中心、带动周边、辐射乡村,不断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

当前,贵阳贵安紧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奋力推进城镇大提升的要求,走前列、作表率,铆足劲、加油干,奋力闯出一条具有贵阳贵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狠抓城市规划、城市承载能力、城市经济、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乡融合,着力优化“强省会”的空间载体。坚持高标准规划,突出生态、产业、韧性、海绵、智慧城市理念,统筹“三生空间”“三大结构”“三条控制线”,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加强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貌品质品位,构建“一心三核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城市空间格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从城市设施、功能、魅力入手,做实“路”“产”“城”等要素,积极发展城市经济,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做大做强县城、做优做特城镇、做美做精乡村,让城市更为宜居宜业宜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坚持精细管理,纵深推进“强基、整脏、治乱、改差”四大工程,打好交通治堵、垃圾分类攻坚战和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持久战,城市治理愈加精准精细精致。到202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0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保持80%以上。

图说(从左至右):1.记者在贵阳软件基地。该基地助推白云区数字经济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使白云区数字经济产业成为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的重要增长极。目前,该基地已吸引贵州烽创科技有限公司、亿药云科技公司等企业进驻发展。2.记者在地处花溪区的天河潭旅游度假区和游客一起体验露营生活。该度假区借力“露营+”邀游客体验爽游、爽眼、爽身、爽心、爽口、爽购,还通过让利激活市场、加速复苏,得到游客认可与好评。3.记者走进贵阳软件基地。该基地正按照分期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基地形象、基地装修、运营合作、企业入驻等工作。4.在南明区花果园商圈,记者被热闹的氛围感染自拍。该商圈交通便利、夜景靓丽、业态丰富、配套齐全,助力贵阳打造引领潮流、令人向往的“爽爽贵阳·消费天堂”。5.记者在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进站口打卡,2号线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贵阳轨道交通进入线网换乘时代,对于促进白云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与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形象,构建现代化立体化交通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打造更有温度的生活圈

下班后,将电动车驶入充电区,通过扫码即可完成充电,收费标准公开透明,还避免消防和生活安全隐患;楼栋单元口一侧装上扶手栏杆,为老人出行安全“加码”……走进白云区泉湖街道泉湖生活圈的中航标小区,点滴变化让居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作为中国航空工艺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原3117厂)的家属生活区,这里建于20世纪90年代,共有41栋1330余户居民。”中航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婷婷说,设施破损、停车位紧缺……时间久了,这里几乎集齐老旧小区的典型“病症”,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围绕补短板、提品质,着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白云区于去年7月启动实施中航标小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铺路、绿化、刷墙、燃气管网改造,系统推动小区门球场、篮球场、儿童乐园、休闲凉亭等公共配套区域联动更新,不仅让小区“颜值”得以提升,“肌体”状态也更为年轻。

因铝而建、缘铝而兴的白云区,还将白云“工矿”文化、三线精神、城市记忆等文化内涵注入到“一圈两场三改”工作中,积极为生活圈塑“魂”。

“中航标小区所在的生活圈,就是以‘老城印记·烟火泉湖’为圈‘魂’,紧扣白云‘工矿’文化定位,围绕‘烟火中航’‘中航记忆’‘传承三线精神、弘扬匠心文化’等主题,营造文化氛围浓厚的小区人居环境。”泉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鲁晓燕说,社区居委会面向居民们收集老物件、老照片,再经整理筛选后通过宣传栏展示;还有一面面以“航天航空”“三线记忆”、中航工业元素为主题的墙彩绘,让人仿佛走进时光的回廊。

“我们将以党建引领聚合力,全力以赴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管理长效化。”陈婷婷表示,社区党支部已动员小区老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组建志愿者队伍,在民生项目监督、社区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中发挥作用、互助合作,在共治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过程中,增强大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惠企政策精准直达

“区工信局多次上门走访,宣传讲解惠及扶持政策,犹如‘及时雨’,极大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6月27日,提及云岩区营商安商环境,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余斐颇为满意,去年,公司相继得到产业基金、研发补助等各级补助资金近百万元,上个月,申请科技项目资金2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后补资金10万元,有效推动了公司今年经营发展。

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干字当头,闯字为先,实字为要。今年以来,云岩区积极落实稳企纾困政策,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发布《云岩区落实国家、省、市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申报指南》,涉及服务业、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5大领域,实施包含税收、社保、房屋租金、供水供气、市场整治、职业技能培训、惠民消费等30条惠企政策,确保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有效落地,切实让市场主体感受到真正的实惠。

构建完善的常态沟通机制、走访包保机制、重点产业领衔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市场主体对涉企政策、服务、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要素保障及堵点痛点问题。目前,云岩区“领导大包保、企业大走访、问题大解决、贡献大比拼”活动惠及企业逾27万户次。

云岩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效能与服务“两手抓”“两手硬”,推出企业办事“八办”便民举措;发改局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所有街道(镇)召开服务业纾困政策宣讲培训专题会,并整理一系列鼓励政策对全区服务业近百户规上企业开展宣讲和解读。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发展动力,释放企业发展活力。今年以来,云岩区新增市场主体10812户,其中,企业新增3085户、个体新增7727户。目前,云岩区市场主体总量累计达11万余户。

筑巢引来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

6月28日,走进地处南明区花果园亚太中心的汇智云启众创空间,占地万余平方米的办公区内容纳51家创业企业入孵。“去年,我们成功培育规上企业3家,引入优特云、工投智造和明略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空间内发展腾讯投后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11家。”作为汇智云启众创空间运营方贵州启云智谷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人员表示:“在这里,入驻企业可享受办公场地免租金的福利,并对部分企业提供水电、物业等费用全免的优惠。此外,还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入驻企业实际需求,为其对接适合的发展项目,进而引导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健康发展。”

去年5月,南明区政府、腾讯和启云智谷三方联合将腾讯云(贵阳)数字经济产业基地落地南明区,为南明发展新型数字化产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运营至今,我们采用‘以产引才’方式,围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方面,引进一批数字经济优强企业,吸引一批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打造数字经济人才服务产业,累计带动大数据专业人才就业634人。”运营方表示,为切实保障人才“留下来”,汇智云启众创空间不断加强政企交流合作,多次开展人才培训,并协助企业高层次人才申请区内各项税收奖励支持,营造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

“我们还与贵师大、贵州商学院及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产学研’基地,携手入驻企业及高校联合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本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储备优质人才资源。”运营方说,目前,已在以上3所高校开展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智能控制小车、人形机器人及智能家居等相关课程,共计培训3134人次,还联合入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尽力让企业与人才实现“双向奔赴”。

汇智云启众创空间是南明区创新创业的一道“风景线”。该区将继续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方位引进、培育、用好、留住人才,推动全区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为“强省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两主一特”助力新型工业化

在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片式绕线电感生产车间,绕线机“头”顶绿灯,自动拉着比发丝还细的铜丝在米粒般大小的电感骨架上绕线,再经焊接、上料、检测等工序,最终生产出电感。

“作为研发、生产和销售电子材料、元器件、模组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万物互联、新能源等领域,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生产部副经理李真云介绍,2018年,搭乘贵州实施“万企融合”“千企改造”的快车,公司对生产设备实施智能化改造,生产、检测等工作交由设备或系统自动完成,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去年,公司引进AI智能外观机,方便工作人员直观查看产品品质,在先进技术、优良产品赋能下,生产周期缩短35%,生产效率提升22%;近3年销售收入增速连续保持30%以上。

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两主一特”产业,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强力提升工业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两主一特”产业发展上,该区完善综合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建立科级以上干部包保企业机制,组建企业问题协调处置专班,深入到企业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流动资金、项目申报等具体问题,全力以赴提速工业项目建设进程。

今年,该区全力主攻高新技术产业,聚焦“两主一特”抓产业链招商、聚焦“总量扩充、存量盘活”抓厂房招商、聚焦高新产业方面抓平台招商,确保全年新引进工业项目30个,全年新投产工业项目不少于10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唯

编辑吴一凡

二审李劼

三审王璐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