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世人赞誉智商、情商,少有听见赞誉逆商。
智商与情商,能助人获取功名,自然被重视。
看似用处不大的逆商,对人生到底有多重要?举两个历史例子,足以说明。
唐伯虎二十八岁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由地方解送入京,风光无限。
翌年,突然牵连进一起科场泄题案,陷于囚笼,后查无罪证,仍被革去功名,落魄江湖。
【资料图】
唐伯虎年近半百时写有一诗:“二十年余别帝乡,夜来忽梦下科场,鸡虫得失心尤悸,笔砚飘零业已荒。”
此事过去二十多年,唐伯虎依旧无法自拔,常在噩梦中惊醒。
王阳明三十五岁抗疏同僚遭受冤案,被廷杖四十,三十七岁贬去贵州龙场驿站当站长,三十八岁在龙场悟道,王阳明仅用两三年就走出了逆境。
一场贬黜,开启了唐伯虎和王阳明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唐伯虎被贬后,纵情酒色,朋友失和,休妻毁家。
王阳明被贬后,龙场悟道,创立心学,书院讲学。
王阳明朝堂上被当众廷杖,重伤几乎死去,身患重疾,贬黜路上有太监派人追杀,发配边关,毒虫猛兽出没,非人所能居住,侮辱性和伤害性都很大,却很快拨云雾见青天。
唐伯虎卷入“科场泄题案”,原本是要掉脑袋,仅仅罢黜功名,贬为小吏,侮辱性极强,伤害性不大,但持续沉沦。
遭遇逆境时,逆商的重要性在这两个例子中显现出来,逆商不仅可以抗压,还能助人快速拔出泥潭。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倘若以此角度来看,人生对逆商需求量,多于智商和情商。
智商是天生的,情商是在交际中屡屡吃亏,被逼出来的。
至于逆商,肯定不是天生,虽然也可后天培养提升,但逆商高低,最终取决于个人格局大小。
唐伯虎的格局是“读书登第”,虽琴棋书画很有成就,也无法慰藉心灵,幸福指数极低。
王守仁的格局是“传道解惑”,把逆境看作自我修行的机会,穷则独善,达则兼济,自我成就感很强。
立身处世的原则如果错了,汲汲于名利,必然患得患失,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很难提升逆商。
文/漫画 周滔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