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消防安全环境,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近日,贵州省铜仁万山区消防救援大队主动作为,精准分析研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突出风险,精准施策,全力化解安全隐患。

坚持党政统揽,压实责任链条。大队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第一时间积极向区委、政府汇报,统筹推动责任落实,区政府组织应急管理、农村农业、乡村振兴及乡镇等有关部门召开安置点属管单位约谈会、消防安全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消防管理职责,将突出问题纳入政府督查督办内容,推动问题整改,有效扭转安置点消防监管组织不健全的局面。

大队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整改作为“1号工程”来抓,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深入研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情况,逐一建立台账,做到“立台账、情况明”,持续推进安置点消防安全工作的整改。

建立协作机制,强化服务指导。大队结合“打非治违”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与住建、乡村振兴、自然资源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长效机制,针对辖区9个扶贫安置点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和短板,每个安置区制定整改方案,做到精准施策,全力推进问题的整改。

建立帮扶指导服务机制,采用“服务指导+熟悉演练”的“防消一体化”工作模式,在加大防火监督力度的同时,深入开展“六熟悉”和实战演练活动,指导安置点微型消防站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和初期火灾扑救技能培训,确保火灾形势持续稳定。截至目前,大队累计服务指导15余次,开展“六熟悉”和实战演练20余次。

精准宣传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大队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消防宣传培训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发动“老妈妈防火团”、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开展上门宣传、入户培训,发放消防安全知识手册,抓实宣传理念,对安置点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消防安全宣讲教育,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安置点居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

截至目前,大队累计走访安置居民1000余户,发放宣传手册10000余份,组织疏散逃生演练15余场次。面向乡镇长、村两委、物业经理、网格员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安全专场培训50余次,参训人员1000余人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何涛

三审 闵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