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
虽然环保已融入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地球日的诞生驱使着各行各业重新思考,在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该如何可持续发展贯彻下去。在旅游业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可持续旅行的推广,在旅游的同时人们保护自然遗产、重视生物多样性、尊重当地社区的社会文化……试图发现一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生之道。
2011年,巴哈马建立了巴哈马鲨鱼保护区,这是大西洋里的首个此类保护区,2000多座岛礁成为鲨鱼的理想栖息地。尼泊尔则致力于新型大象友好旅游,景区通过提供优质的住宿服务和树顶漫步等旅游体验,让游客可以观察到大象的整个生命周期。作为世界上最壮丽的潜水和浮潜胜地,岛国帕劳将本国80%的领海划定为海洋保护区,并自2017年起要求游客在入境时签署一份生态承诺。哥斯达黎加通过将25.56%的土地指定为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成功地将20世纪80年代严重的森林砍伐危机转变为以旅游为基础的多元化经济。
由此可见,生态旅游绝不仅是在生态环境很好的目的地旅游,而是拥有很强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旅游者在生态空间中的消费。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更是一种旅游理念,人在这种旅游模式中不再是主体,而是客体。而贵州作为中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发展中的生态旅游又是怎样呢?
点击图片看H5
文、H5制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视觉/实习生 任梦娟
编辑/陈江南
二审/赵相康
三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