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每年总需要一点新意

虎年灯市,“虎”自然是主角。各色各样的“虎”不仅是年岁的象征、节日的装饰,更是摊主们手艺与创意的结晶。

一个摊位前,一位年轻女孩正轻轻拨弄着一个老虎灯拍照,“小老虎”的脑袋在她的点碰下左摇右晃,尽显萌态。这款摇头晃脑的“小老虎”花灯来自手工花灯艺人王康平。王康平告诉记者,它的制作要比普通虎灯多耗时两小时。

能随移动或轻触而有韵律地摇头的小玩具并不少见,之前在网上看过同款玩具的王康平由此产生灵感。经过一番研究,他找来小铁块放入“虎头”中,不断调试,从尝试到制成,足足用了半个月。

自幼跟父母学做花灯的王康平,与花灯相伴已有40余年。他说,每年花灯的设计总要有一点新意。等元宵节卖完花灯后,他就要开始思考、设计下一年的花灯造型了。

做花灯要耐得住寂寞

一只老虎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繁琐。“打包带、布料、铁丝、海绵棒、不同装饰用的珠子……像这只‘小老虎’,需要用十多种材料,经过三四十道工序才能做出来。”近60岁的手工花灯艺人佘洪根介绍着自己摊位上的作品,“首先用电烙铁将打包带烙好轮廓框架,再用万能胶对布料进行拼贴,将不同的饰物粘上去,逐一修饰。一个花灯经常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完成,做这个要耐得住寂寞。”

佘洪根告诉记者,他学花灯制作是因为自己的爱人。他的爱人杭翠华自16岁起就开始学扎花灯,至今已做了整整40年。她的师傅陈英于2015年获得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彩”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

杭翠华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扎花灯,无限循环。每年大年初一,夫妻二人到灯市出摊,挂出一整年的手艺成果,元宵节过后收摊,回家继续准备下一年的作品。

希望用创意来丰富灯彩市场

在年轻花灯手艺人许诣的摊位上,花灯洋溢着时尚和现代的气息。

“今年我们做了一个创新。”许诣边说边展示,“传统花灯都是用细枝或线挑着的,而我们出于便携性的考虑,为小花灯做了一个挂钩,可以直接将花灯作为挂件挂在书包或车上。”

喜欢做手工的许诣也喜欢构思和创新。每年制作花灯前,她都会在网上找灵感或自己想象设计,把架子搭出来后,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设想。许诣告诉记者,她的家里摆满了被淘汰的样品,老公和女儿就是她的主要审核人,每次做出新品,她都会让家人提意见。她平日也会到处走走,看看展览,接触新的东西。

了解到身边很多人有买花灯送朋友的需求,许诣觉得用塑料袋拎花灯不太好看,于是设计了透明包装礼袋。传统的飞机灯往往是一个单独的小飞机,由于今年是虎年,许诣特意在飞机驾驶舱里设计了一只小老虎,前排三个小风轮随风转动,“小老虎”开着飞机神气十足。“这才是如虎添翼呢!”许诣笑着说。

许诣的摊位上还有“虎年花灯材料包”,里面包含虎灯制作的所有部件,买材料包后可以根据许诣的视频教程亲手完成一个花灯。

许诣说:“希望通过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创意,让灯彩市场更加活跃,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传统手艺。”

(江南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雅倩 张睿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