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向居民当面“述职”,5名副区长、35名政府部门负责人及所有街道“一把手”到场,现场与居民互动……8月17日,北京市西城区举办政府向公众报告工作活动。据悉,这是自2017年以来西城区第六次举办政府向公众报告工作活动。


(相关资料图)

“在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的道路上,每个西城人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区政府向公众报告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政府的各项工作更加顺应民需民意,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我们十分珍视这个与大家沟通的机会,并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改进提升工作。”在现场,西城区区长刘东伟首先以“坚守初心发展为民,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为主题,从构筑产业精良发展高地、建设功能融合活力都市、打造古今辉映文化名城、共建和谐宜居美好家园等方面向各界代表们汇报了西城区今年以来的工作成绩和未来努力方向。

在刘东伟给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西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画卷:上半年,西城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31.6亿元,增长5.8%,高出全市0.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全市最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87元,高出全市10829元,稳居全市首位。新增“两区”项目231个,项目预计投入总金额、平均金额、落地金额均居全市第一。受理市民服务热线诉求12.34万件,成绩保持全市第一。全国首家外经贸领域资信数据服务企业中国信保资信、全市今年以来最大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增资1200亿元项目落地西城。

“今年,我们新建25个10分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推进8分钟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实施5个片区申请式退租项目,新完工1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施32个小区,居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率先实现70岁以上老年人‘一键呼’依申请普惠式安装;西城区保持百亿元的教育投入,将区里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投向学校。今年是二胎婴儿潮的入学高峰,中学生数量也不断增长,西城‘举全区之力’挖潜学位供给,新设3所小学、1所初中,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万余个;提供4.6万个岗位,帮扶6811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新华1949立体停车楼、里仁街3号院居住区立体车库完成建设……”台上,每项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绩,刘东伟都烂熟于心,说得掷地有声。台下,详实的数据分析、鲜活的案例展示、生动的图片对比引得代表认真聆听,细致观看,听到关乎自身、关乎家人、关乎发展的具体内容,还会拿起手机、拿出本子,仔细记录。

报告持续了1个小时。之后,开启了一个半小时的政民问答环节。刘东伟以主持人的身份将在场的5名副区长请上台,并表示今日该区3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和15个街道的“一把手”都在现场,“有任何关心的问题尽可提出。”

在提问环节,民生问题始终最为受关注。老旧小区改造、老年人居家养老、老龄化医疗服务、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一一被提出来。

“我们能参加申请式退租吗?”一位家住什刹海的居民首先就老旧住房改造的未来安排和申请式退租的门槛进行提问。西城区副区长朱国栋指出,西城建筑总量中,一半以上都是居住类的住宅,这其中又有一半左右属于老旧小区。其中市区产权的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最快,根据整体安排,到2024年底,这部分改造将基本完成,同时配合中央单位和部队做好其他产权老旧小区的改造,在2025年前后基本完成。

而申请式退租是西城在平房区改造方面进行的创新探索,截至目前,完成了3000多户的退租工作,涉及近万名居民,“我们每年安排一千户,听起来不少,但相对存量来讲还是少的,和诉求差距比较大,我们直管公房存量住户就有56000户。”朱国栋透露,今年实施5个片区申请式退租项目。对于不在上述片区内但想退租的,西城区正探索按院落批准,譬如一个院落都是直管公房、产权形式单一、居民诉求一致的,区政府可照政策推进。

“西城区在便利老年人就医方面有什么新举措?”一位家住大栅栏街道的居民表示,很多老人不会上网预约挂号,去医院人又太多。西城区副区长宋玫回应称,为了促进分时段就诊,各医院近年来推出了多种挂号渠道,老年人的确存在不太适应的问题。为此,西城开通了家人代挂号通道,每个子女可为四个老人预约挂号,同时希望在门诊挂号环节给予方便。此外,所有医院设置了老年人人工挂号窗口,预留现场号源,并安排社工、志愿者、导医提供帮助,有的医院在普通窗口也标注了“老年人优先”的字样,老人如去到现场,可以注意一下类似通道。

同时,西城还增加了老年医疗资源供给。该区所有三级医院都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留了不少于30%的号源,优先为老人挂号,老人可以先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医生觉得有必要转诊时,可以直接为老人预约,不用老人再单独挂号。社区医院也可开出最长3个月的慢病长处方,由此减少老人就医取药的不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高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