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一名北京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当天中午49岁的导游“龚哥”在带领一个研学团在颐和园结束行程后晕倒在了大巴车内,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医院证明显示,“龚哥”是因为热射病去世的。

热射病这一医学名词近年来开始出现在各类媒体,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与中暑有何区别,哪些人属于热射病的高危人群?对此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山木,他表示,肥胖人群等在高温天气下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相关资料图)

6月以来已现多个热射病死亡病例

据悉,近期北京经历持续高温,6月份曾创下连续3天最高温度突破40度的历史纪录。根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份北京平均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略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可能性大。

据此前红星新闻报道,7月2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导游“龚哥”带领了一个学生研学团进入颐和园景区进行游览,中午12点左右从颐和园内出来,返回到大巴车上去饭店吃饭,在大巴车上时,“龚哥”就已经不太说话,到了饭店后,大巴车司机发现“龚哥”状态非常不好,已经昏了过去,便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之后“龚哥”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医院证明显示,“龚哥”是因为热射病去世的。然而“龚哥”的不幸遭遇并非个案,据封面新闻报道,6月以来,北京已出现多个热射病死亡病例。

▲7月2日因热射病去世的导游“龚哥”生前工作照。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6月16日,一患者被送至北大人民医院。接诊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体温高于42摄氏度,被诊断为热射病。此后,很快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近7小时抢救,于17日凌晨离世。也是6月,一名热射病患者在家属要求下,选择离开北京回到当地。中日友好医院医护人员在回访中了解到,该病人出院后已离世。

这些不幸事件的背后,则是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持续出现的高温天气。

据环球网援引中国气象局消息报道,截至6月30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为4.1天,比常年同期(2.2天)偏多1.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报道称,虽然近期,华北、黄淮一带的高温强度及范围会明显缩减,但江南、华南仍有大范围的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5日起,京津冀、黄淮等地气温会再度上升,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7至39℃,局地超过40℃。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极高

据国家卫健委介绍,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琳此前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打了个比方,就像煮鸡蛋。生鸡蛋处于液态,在给鸡蛋不断加温后,它的蛋清和蛋白就变成了固态,这个过程称蛋白质变性。人体内所有的组织、脏器、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参与组成的。当人体的温度异常增高的时候,这些脏器内的蛋白质就会像开水煮鸡蛋一样发生变性,一旦变性之后,这些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体内的脏器也就不能执行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热射病会导致体内多个脏器功能受损和衰竭。加之,夏天大量出汗,水分流失的同时丢失大量盐分,这个时候身体极度脱水,也会加速脏器的衰竭,让病情雪上加霜,因此一旦发展到这个阶段,死亡率是极高的。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近一个月全国最高气温实况图。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2023年6月接受采访时表示,热射病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80%。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建萍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强调,热射病死亡率很高,且存活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后遗症。

国家卫健委2022年曾发出提醒,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一旦有人遭遇热射病,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处理:

第一,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

第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第三,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了体温升高、肢体抽搐或出现嗜睡、认知障碍等意识改变,就要及时送医救治。

识别中暑四个阶段可及时加以干预

据悉,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那么该如何发现中暑症状呢?国家卫健委曾给出了中暑各个阶段的表现:

1、先兆中暑的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

2、此后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但没有意识转变,则进入了轻度中暑阶段;

3、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至42摄氏度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进入了中、重度中暑的阶段;

4、最严重的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

▲中国气象局介绍高温天气的危害。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一旦发生中暑情况,专家建议应立即远离高温环境,但不宜迅速转移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适宜的温度为22~25℃。要迅速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用冷水擦身时,注意开始时不宜过冷,过冷的水可使皮肤神经末梢因突然受到冷刺激后,造成血管收缩而不易于散热,且过于寒冷的刺激还可能导致患者虚脱。如果患者神志清楚,辅助患者多饮水来补水,最好是含有盐分的饮品。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超重或肥胖人群是易中暑人群

据封面新闻报道,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建萍指出,以下几类人群易中暑:首先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重体力劳动者,比如锅炉房工人、环卫工人或是户外训练的部队官兵等;其次是体温调节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和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的人群,如婴幼儿;第三种则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帕金森病、少汗症等;另外,多年卧床的病患、超重或肥胖者、防暑意识缺乏者也是易中暑人群。

对于为何肥胖人群更容易中暑的问题,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山木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热射病患者原本散热功能就有明显障碍,肥胖人群更是属于热射病的高危人群。究其原因,一是他们一旦出现核心温度升高,需要‘散掉’的热量就相对较多;二是散热的方式主要依赖体表散热,尽管其绝对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但参考体重因素,其相对体表面积(体重与体表面积的比值)是偏小的,故散热相对更困难;三是肥胖人群负荷更大,活动、运动等产热更多;四是肥胖人群的心肺负荷相对更大,出现热射病后其负荷进一步增加,相比体型正常人群更易出现器官功能不全,所以更容易出现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国气象局介绍高温天气的注意事项。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对于如何避免中暑?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杜涛建议,酷暑季节,应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和习惯,增强抵抗力,多休息。尽量避免在中午温度最高时段出门。如必须出门,应采取防晒措施,如穿防晒服、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尽量避免太阳直射。

杜涛还建议,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户外活动时,不要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应定时在阴凉处休息。同时,要注意及时补水,可多喝消暑的汤食,如绿豆汤、西瓜饮等。如出汗很多,还应补充电解质水。此外,还可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油精等药品。

“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特别是卧床老人。多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多开窗通风或开电风扇、空调。”杜涛强调。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部分资料综合自 央视新闻 封面新闻 红星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环球网等

编辑:徐远哲

责编:李洋 官毅

审核:冯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