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呵护孤残儿童快乐成长

蔡保根是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护师,从业13年来,她扎根护理一线,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呵护孩子们快乐成长。2015年,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资料图】

任晓宇 摄

精心呵护 细心照料

能够进入医院成为一名护士是蔡保根学医以来的目标,但一个偶然的契机,让她接触到了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这也使得她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孩子们纯真的面孔、期待的眼神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意识到,他们就是我学习护理专业想要帮助的人。”

“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保护他们,给他们最专业的呵护、最长情的陪伴。”怀揣着一份使命感,蔡保根应聘来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

13年来,经蔡保根护理的孤残儿童有近千名。这些孩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中有嗷嗷待哺的婴儿,也有步入青春期的少年,而相同点则在于,他们几乎都有残疾,有的儿童身上患有三四种类型的严重疾病。

蔡保根每天负责33名孤弃儿童的日常照料。“既有喂奶、喂水、喂饭、喂药、更换尿布、口腔护理、洗澡理发这些日常工作,也有处理包括癫痫在内的急救工作。”蔡保根介绍道。

13年来,蔡保根扎根护理一线,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呵护着孩子们的健康。她向记者介绍,在给脑瘫儿童喂饭的时候,由于有些脑瘫儿童吞咽能力差,喂饭时要特别小心,“需要一点一点地喂,喂不好就会呛着。”有的孩子由于痉挛,喂饭时总是咬着勺子,“孩子张不开嘴,这时就必须用专业的手法帮助孩子。有的孩子不配合,咀嚼也有困难,喂一顿饭需要很长时间。”

为了让孩子吃一小口饭,蔡保根经常累得汗流浃背,在此过程中,她的脸上、身上都是孩子喷吐的饭粒。她顾不上清理自己,而是先给孩子收拾干净,微笑着继续把孩子喂饱。就这样,经过一天天的坚持训练,孩子们能从喝奶到吃进软食,从软食到吃进普通饮食,身体一天天变得强壮,每月的成长监测越来越接近标准值。

残疾孩子往往活动量少,排大便更是个大难题。蔡保根不但会记录每个孩子的排便时间和排便情况,针对排便有困难的孩子,她还会进行腹部按摩。但即便如此,有时常规治疗方法仍不奏效,看到孩子难受得直哭,她就会用手指轻柔地从孩子的肛门处一点一点往外抠,直到孩子把大便排干净。“我们每个护理人员都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只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让孩子生活得健康、舒适、快乐一些。”

为了让出生只有两斤的早产儿婷婷(化名)度过危险期,蔡保根连续3个月守在暖箱边,详细地记录婷婷的点滴变化。每天喂婷婷喝奶时,她都会注意奶流的速度和奶液的温度。在护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婷婷终于可以离开暖箱,那一刻,蔡保根留下了激动的眼泪,她深深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以及儿童福利院护师工作的伟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蔡保根欣慰地告诉记者:“现在婷婷已经顺利长大,而且被好心的家长领养了。”

持续学习 成立技能工作室

工作中,蔡保根总是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不断加深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学习。休息时间,她常常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从而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2014年,在第二届全国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她获得了特等奖。

实践中,蔡保根掌握了康复治疗的各种按摩手法。她应用这种手法帮助脑瘫患儿放松僵直的肌肉,锻炼抓握功能,逐步校正患儿肢体异常的姿态。2018年,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了以蔡保根名字命名的蔡保根技能大师工作室。“我们工作室的8名成员都很优秀,大家都参加过全国大赛并且获奖。”蔡保根介绍说。

蔡保根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要,严格按照孤残儿童护理服务标准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有效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在同行业孤残儿童护理服务中名列前茅。2021年,蔡保根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总结多年养育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完成了脑瘫儿童科学喂养的研究课题。“我们通过理论学习结合实践探索,将脑瘫儿童护理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升并传授推广,从而惠及更多脑瘫儿童。”蔡保根说道。

悉心陪伴 收获感动

对于蔡保根来说,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那就是收获了孩子们的爱和信任。”蔡保根说,“进入这个行业以来,在和这些孩子的朝夕相处中,我对他们的爱也每天都在加深。真的希望一直能陪伴他们,给他们最好的关怀和爱护。”

在照顾孩子的日子里,蔡保根体会着一次次感动,“记得有一天,我在给一直不会说话的孩子敏敏(化名)洗澡,因为第二天有任务,不能照料孩子,我就向同事交代情况。这时,我看孩子的眼睛闪了一下,于是我摸摸他的头。等我走出房间的时候,他竟然叫了一声‘妈妈’。虽然声音很小,而且不太清晰,但那一刻我感动得哭了。”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我们儿童福利院坚守的宗旨和不变的信条,是我们儿童福利院里所有医护人员的座右铭,也是我进入这个行业的初心。”蔡保根满怀着对儿童福利事业的热爱,呵护着每个孩子。“作为儿童福利院的一名护理人员,我会用我的爱心浇灌每一朵生命之花。让每位孤残儿童快乐成长,为每个孤残儿童最终能够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而努力。”

(劳动午报记者盛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