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发布题为《大兴区存量房信息发布平台正式上线启用——拓宽信息发布渠道 服务二手房屋交易》的新闻,并在区政府官方网站刊登。
根据新闻内容来看,二手房买方,可以通过区政府官方网站、“北京大兴”APP和“大兴住建”微信公众号登录,查看可交易的真实房源。二手房卖方,须在区政府官方网站通过“北京通”实名认证后,方可上传房源信息,所有房源的房屋权属信息只有在通过系统自动审核、确保房源权属真实且房屋可售后对外发布。
(资料图)
根据新闻所示方法,本人亲自操作后,发现仅能在微信公众号查看当前已验证房源信息,在区政府官网以及“北京大兴”APP上,均没有发现或者较难发现存量房查询功能,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实际上,以政府为主导设立二手房交易平台,主打房源真实性的设想,在杭州、上海、西安等地已早有实践,但从运行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很多平台都是开放时发一通新闻稿,事后基本上不能发挥真实的交易作用,即便当地主管部门依赖行政主管部门的强势地位,强制要求租赁企业在官方平台进行备案、签约等,也无法改变当前二手房市场交易双方的路径依赖。
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政府服务平台在技术支持,市场营销,服务意识等方面全方位落后于市场化专业租赁服务平台。我们虽然欢迎政府提供此类服务平台,但政府根本无法真正承担中介服务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服务入口难寻,一般人几乎不容易登录和发现
正如上文所述,本人作为对互联网和APP,以及房地产行业各专业平台使用非常熟练的人员,都无法在政府官网、政府指定APP上发现,存量房服务的入口,更何况作为一般买房人,几乎不太可能在这些渠道正确找到服务入口。
二是,政府平台不能够提供个性化筛选房源信息的功能,只能静态提供房源展示
我们从公众号进入存量房信息发布和查询界面后发现,平台的房源信息是列表式发布,客户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筛选,而专业化的中介服务平台,至少提供了十三个大类分类查询,包括区域、价格、房型(含格局、户型特点)、建筑面积、朝向、房源特色(满2、满5关键信息等)、楼龄、楼层、装修情况、有无电梯、房屋属性(住宅、公寓、商业等)、权属(商品房、公房等),以及若干个子项可进行细分查询,客户可在海量房源中筛选出适合自己要求的房源再进一步进行比选。更有AR带看功能,增强线上看房的体验,节约看房时间,增加线下成交率。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不进行数据分类处理,客户如何在数以万计的房源中,以下拉列表的形式,中选出适合自己的房源进行进一步查看。以链家平台登记房源为例,大兴在售房源4月24日有9383套。
三是,政府平台展示的房源信息量较少,无法让客户进行初步判断,势必增加沟通成本
政府平台房源信息,公示了总价、格局、面积等关键信息,但是对同样影响客户购买选择的房屋情况,如装修、购买年限、有无电梯、所在小区环境,以及周边配套等情形并无说明。
四是,平台宣传投入不足,客户知晓度低,使用率低
市场化服务平台在宣传推广上,并不积极,除了在官网发布通稿外,并无进一步的宣传,实际上若非专业从业人员,很少会有人关注到这个信息,更不会知道这个平台的存在。
而专业中介平台,在平台运营早期时实际上有巨额广告费的投入,对平台进行推广和宣传,引导客户使用市场化平台进行交易。
五是,缺少即时沟通工具,租赁双方沟通成本较大
政府平台当前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沟通模式,客户若对房源有意向,只能通过留言互动。并不能即时与房源发布人取得联系,若房源发布人没有注意到留言或很久才注意到,恐丧失交易机会。而专业平台,几乎可以做到实时交流。
六是,若不能带来真实成交,对房源发布方,实际上是一种无效成本支出
如今,作为房屋出售方,第一时间都是就近到线下中介门店进行委托出售,更方便快捷,还可以将客户看房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而通过政府平台自行发布,若多人联系看房,势必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结果来看,政府服务平台就成为鸡肋,久而久之就会被再次弃用。
因此,总体上,基于当前二手房市场房源发布几乎被头部几家垄断,实际上我们非常欢迎增加政府方主导的信息服务平台用于房源发布和信息交流。但从实践的操作来看,由于各种综合因素的困扰,我们并不看好政府提供的二手房交易服务平台,即使是作为一种补充,若不立足服务,且没有一定投入,最后也必然是不了了之,大概率被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