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28日,21岁的北京化工大学大四在读学生黄健希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悬浊液,也在第一时间与白血病患者碰面,为他送去了重生的希望。
据了解,黄健希是北京市第568位、北京化工大学第15位、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一次采集经检测后即满足患者治疗所需,也是单次采集即完成捐献历史中,与患者体重相差最大的供者。
黄健希在大一上学期时,学校与红十字会联合组织的一次校生造血干细胞捐献宣讲,结下了他的“髓缘”。“我当时带着一股少年意气,想成为书中行侠仗义的‘侠者’。”
2023年3月14日,黄健希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他的第一反应是遇上了诈骗电话,因为他觉得能匹配上的几率实在太小。在经历难以置信和反复确认核实后,他第一时间给家人打了电话,将骨髓匹配成功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关权威信息告诉了父母,最终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肯定。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住院,刚开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但打完动员针后并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感觉,我就更加安心了,积极配合完成了后续工作。”谈起骨髓捐献期间的感受,黄健希笑着说,他非常喜欢金庸古龙的作品,可能是有着武侠小说里英雄们的那股江湖侠气加持。
在顺利完成捐献后,黄健希想对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人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这两者是完全可以兼得的。我们的一份善意可能会为其他人带来生命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理应用实际行动去诠释我们的担当与魄力,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据了解,中华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活动是由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昌平红十字协会共同举办,该活动自2008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于2016年3月获评“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截至目前,通过该活动采集造血干细胞样本的人数已经超过1600人。目前,共有15名北化学子在采集后配型成功,并积极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中去,成为了光荣的造干捐献志愿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张鹏